20世纪90年代有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Yanagisawa在1990年,Kresge在1992年,分别合成了六方孔,MCM-41立方孔和孔径为2~10nm,MCM-48中孔,分别采用硅胶材料,用于工业催化。一般来说合成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相变法,沉淀法和微波合成法。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便是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都是,主要以有机硅源-TEOS为原料,模板剂为有机的表面活性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出纳米级别的粒子,然后通过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除去表面活性剂,留下的产物便是具有介孔结构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二氧化硅的结构骨架很稳定,且孔径规则在2〜50nm的范围内可连续调节,表面富含羟基,易于修饰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加载和运输不同尺寸和药物类型。通过改善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参数,如孔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积,可以提高药物释放行为。溶胶-凝胶法及其优势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有序介孔阵列体系的无序介孔材料的重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用三维网状结构形成凝胶,最后将凝胶老化干燥,得到更稳定的骨架,形成多孔体。80339
孔径和孔隙度可以通过老化和热处理或加入改性剂来控制。老化会增加凝胶基质的强度,并减少干燥期间的收缩,有助于实现更大的孔径和孔隙率。热处理恰恰相反,更高的温度将由于孔壁的表面张力而减小孔径和孔隙率[6]。
溶胶凝胶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在搅拌的三口烧瓶中将一定量的AEOS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含有一定浓度的氨和一定量TEOS的无水乙醇溶液。反应完成后,通过过滤分离产物,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并在50℃的电动鼓风炉中干燥。550℃下的马弗炉,通过烧结样品6小时来除去表面活性剂,得到所需要的产品。所得粉末材料用激光粒度分析仪,SEM/TEM和N2吸附表征。介孔二氧化硅工艺流程图如图1。2所示。论文网
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溶胶-凝胶法优势
(1)反应温度低,反应过程容易进行控制;
(2)产物均一性好,纯度高(均匀性可达分子或原子水平);如图1。3所示。
(3)工艺简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SEM照片
无机纳米颗粒比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具有形貌清晰和比表面积易控制等优点。并且,无机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光学,电气和磁性能,这些性能使其在靶向药物传递和协同药物治疗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近年来将无机纳米材料作为化学药物、DNA和蛋白质载体的报告数量逐渐增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s,MSNs)作为药物输送系统开发非常迅速。介孔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分离,药物输送等领域[8]。
介孔二氧化硅粒子(MSNs)透射电镜图
许多药物具有高细胞毒性,在杀死病毒细胞的同时,会严重损害人体的正常细胞。因此,理想的可控药物输送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更高药物负载和包埋效率,良好的细胞或组织特异性-即靶向,还应该具有在到达目标病变部位之后才释放药物分子的能力。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s,MSNs)具有均匀的介孔孔径,规则的孔道和可以在2~50nm的范围内连续调节的中孔[9〜13],非常适合于药物分子的载体。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900/g)和孔体积(>0。9),MSN可以在通道中携带多种药物,可以起到药物的持续释放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因此,近年来,MSN在可控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