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相关研究基于生命周期概念衍生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也同样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阶段的分类,动态的展现不同时刻下企业的现状和特征,更科学、准确的对企业进行分阶段分析,归纳和总结相应结论。83784
马森·海尔瑞(Mason Haire,1959)突破性的提出,可以将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运用到企业中,认为企业的生命及它的发展过程应当符合某特定生命周期曲线。并且,他认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衰退、甚至消亡的现象,而导致这些现象原因是企业对自身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企业缺乏在管理上的长远思考和相应的战略部署,这些局限性都扼杀了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哥德纳(J.W。Gardner,1965)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与生物的生命周期相比,特殊点在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不可预期性,一个企业历经某一阶段的时间不可控,每个企业都不同,无法具体去预测企业在下一阶段的时长。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极有可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时生物不可能存在的阶段。而且,企业的消亡是各阶段都会发生的,而它的新生,即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也相应的会在不同阶段开始。
斯坦梅玆(Steinmetz L。L,1969)提出企业成长过程大致可归纳为S形曲线,划分为直接控制、指挥管理、间接控制及部门化组织四个阶段。
丘吉尔和刘易斯(Churchill N.C)和(Lewis V.L,1983)提出五阶段成长模型,分别是创立阶段、生存阶段、发展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在这个模型中,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持续增长、暂时或永久维持现状、 战略性转变和出售或破产歇业等特征。论文网
格雷纳(L。E。Greiner,1985)通过把销售收入和雇员人数作为指标,结合企业的组织规模和企业工作人员的年龄两方面的不同表现,总结归纳为一个五阶段成长模型。这个模型重点在于强调企业经营者在整个过程中的决策与管理及其对企业结构体系不断变化的过程,并且提出企业成长和发展是由前期的演变发展和后期的创新改革组成的,各个阶段的变革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生存。
布莱克和瑞特(David Black)和(Douglas Wright,2011)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基于主体的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企业财务困境的起因和过程。模型主要框架包括四个动因,分别是企业、产品、银行和宏观环境。通过调查研究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财务困境的不同起因,我们实施这个基于主体的仿真模型,包含四个生命周期阶段,分别是起始、成长、成熟和衰退。然后实施在仿真模型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对比分析,分别在这四个已提出的阶段,证实了提出的仿真模型是一个对深入彻底分析财务困境起因和过程的极有希望的工具。
比哈德和鲁斯(Ciaran Mac An Bhaird)和(Brian Lucey,2011)对金融成长生命周期进行研究,通过财务生命周期模型实证检验中小型企业(SME)。由于公共数据库的模型一般不适用于审查财务生命周期模型,数据是从问卷调查中搜集而来。这种创新的方法是成功的,92%的受访者详细披露了财务数据。
史尼士、卡祖容和雅苏氏(Shinichi Fukushige)、(Kazuhiro Yamamoto)和(Yasushi Umeda,2012)提出了支出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方法,主要方法是通过描述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设计确定企业生命周期策略。并基于大纲基础,定义了生命周期场景中的一个代表性计划。
米歇尔(Michel Alexandre Cardin,2015)对提高生命周期性能在工程项目及其灵活性战略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提出一种创新的弹性分析。其新颖处在于方法和范围,它的方法开发了对价值驱动因素的理解,它的范围不确定性的综合体,展现了各种因素在不同生命周期是如何影响灵活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