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来随着1945年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各地方曲艺蓬勃发展,湖南花鼓戏也开始随之发展,并且在湖南民众的生活娱乐中占重要的地位。花鼓戏的角色行当也更为丰富,慢慢变为“生、旦、净、丑”。而且曲牌剧目也在不断的丰富。人们越来越喜爱这一传统的戏曲表演形式。直到今天,花鼓戏还在不断的发展,承载着湖南的人文精神,不断的向前发展。[1]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湖南花鼓戏已经有了自己明显的地域区别,湖南各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花鼓戏表演,其中主要分为五种地区的花鼓戏:
1。长沙花鼓戏:它的发展主要由山歌、小调演变而成,在表演演唱的时候,采用的声腔主要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长沙花鼓戏的特色是演唱时以长沙地方方言为主,而且演唱时的戏曲曲调非常的轻快、活泼。在长沙地区的花鼓戏伴奏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伴奏乐器有大筒、唢呐、大锣。
2。岳阳花鼓戏:表演时以岳阳方言为主,声腔上使用打锣腔为主,而且在表演的时候,伴奏乐器非常的丰富,深受岳阳群众喜爱,很多岳阳群众都会演唱这一曲艺形式。
3。常德花鼓戏:表演是运用的常德方言,声调上使用较为丰富,主要是川调、打锣腔和小调。而且常德花鼓戏有非常多的传统曲目较多,在表演的时候,都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所表演的。
4。衡阳花鼓戏:在演唱时运用的是衡阳方言,声腔上采用的是牌子和小调。其中表演时有非常丰富的乐器,而且一场花鼓戏中有很多的表演,形式非常丰富,极具地方戏曲特色。
湖南花鼓戏在各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从以上的分类可以看出,湖南各地都有花鼓戏表演,而且呈现出不同的表演形式,有着自己的特色。
(二)花鼓戏《洗菜心》简介文献综述
《洗菜心》属于牌子曲。《洗菜心》是一首湖南民歌,后来人们在演唱的时候,感觉到它曲调非常的婉转动人,所以在演唱时,便将其改变成了花鼓戏。[2]其中最经典流传的就是现在杨福生[ 杨福生,民间作曲家,湖南花鼓戏传承人。
]改编的花鼓戏《洗菜心》。经过改编的《洗菜心》在不断的传承中继续发展。后来很多人,都对于这首花鼓戏进行了改编,例如:徐叔华将《洗菜心》重新填词,唐胜河将其曲调进行创编除了《打铜锣》。他们对于这首花鼓戏的改编与创作,引起了人们对于这首花鼓戏的重视,所以经过很多人的传唱,《洗菜心》也演变出了很多不同的版本,而且不断的演变时,这首花鼓戏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3]
《洗菜心》讲述的故事情节是一个湖南妹子正绣房里面绣花绫,结果被自己的母亲叫她去河边洗菜心。当妹子渠道河边开始洗菜心的时候,由于太认真,结果把心爱的戒指丢了,而这枚戒指她又非常的喜欢,所以非常伤心。于是她就说如果哪一位能够帮他找回戒指,她就请他喝酒吃饭,而且还要两人结婚。可见这位湖南妹子非常的泼辣直爽。这首花鼓戏在经过改编之后,其中主要的表演方式,便是戏曲的表演形式,所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南地方地区的经典表现。而且在演唱的时候,也要以戏曲的方法进行演唱,搭配着湖南花鼓戏的地方特色,将其不断演唱传承。
二、花鼓戏《洗菜心》的艺术特征
花鼓戏《洗菜心》作为一首地方特色的小曲,所以极具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而且在表演演唱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其不同于其他民歌或者戏曲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它身上所散发出的湖南地方特色,极具艺术魅力。接下来对于该首花鼓戏进行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