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湘剧与传统湘剧不同的是,在桂阳湘剧中是以高腔、弹腔、昆腔、高昆腔间唱以及杂腔小调组成,对于对于低牌子的曲目几乎没有。桂阳湘剧在这几百年发展中经历了繁荣也经历了衰落,尽管如此,桂阳湘剧还是保留了许多的传统剧目。如今有记录的尚有有六百多出。论文网
二、湖南桂阳地区湘剧的艺术特征
“地域的辽阔与多民族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文化的多样性。”[2]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桂阳地区的湘剧亦是如此而,桂阳地区的湘剧在腔韵、唱词、剧目和表演风格这些方面都因地域风俗有着自己的特色。
(一) 腔韵特征
湘剧由明朝年间传入和形成,在历史积累中慢慢的发展成了包括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这四大声腔的特色剧种。在当时,戏曲中的唱词发音多地方采用本地的方言,是非常具有本地方特点的剧种。桂阳地区的湘剧在一定的程度上与传统湘剧相似,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又自成一派,桂阳地区的湘剧,以高腔、弹腔、昆腔、一戏三腔组成,在表演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特征。
1。通俗易懂,一唱众和的高腔
高腔是湘剧声腔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发源于弋阳腔。后进入湖南省,弋阳腔迅速吸收了湖南的民间音乐和根源,形成了湖南湘剧的早期高腔。按节奏类型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整规的节奏型,另一种则是节拍比较自由的散板类的节奏型。按照板式称呼的话有“单板”、“夹板”、“散板”、“滚板”、“快打慢唱”、“回龙”等。唱词的话是有短有长的句子,但汉腔的话是一般都是整齐的七个字。新中国建立后,湘剧工作者为了使其更好地适应我们的现代生活,使用“穿”、“挂”、“绳”、“犯”这些形式,编写了很多新的曲子。与传统湘剧中的高腔一样,高腔向来用锣鼓伴唱,通俗易懂,并且受观众喜爱。在高腔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帮腔。
帮腔是由一人领唱,尾腔时众人伴唱,伴奏则用的是锣鼓;由鼓引导进入后,尾腔加入打击乐随后众人帮唱。
谱例1(选自新剧《赵子龙计取桂阳》)
上面谱例1中的合唱部分既是帮腔,谱例中的帮腔是属于一个乐句结束的帮腔。帮腔所起到的作用一般是表达剧中本人不便于说出的话,或者是更加强烈的 烘托和渲染气氛,谱例中的的帮腔是属于后者,谱例中的帮腔则是属于一种情感的加深。帮腔作为一种旋律性强的音乐风格,在戏曲情感的烘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2。“南北相融”的弹腔
“弹腔也被叫作‘南北路’,属于皮黄系统中的板腔体音乐。南路相当于京剧的二黄,北路相当于京剧的西皮;又都有各自的反调,被称作反南路和反北路,就好比于反二黄和反西皮, 但是反北路现今已没有在使用。”[3]虽然弹腔不是桂阳本土的戏曲,但是在传入桂阳之后,与本地音乐元素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丰富地方特色的声腔。
南路就像是皮黄声腔中的二黄,主胡定弦上的音一般为“5//2”。北路,就像是皮黄声腔中的西皮,主胡定弦上的音为“6//3”。南路与北路在音乐风格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南路的风格是曲折婉转,娓娓道来,比较适用于表现忧郁婉转之情。而北路则与南路截然不同,北路更加倾向于表达高亢激昂、欢快的感情,北路的音乐风格是明亮、雄壮的。
3。细腻婉转的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