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伊斯兰教传入到新疆地区,萨满教的舞蹈实现了与其他地区舞蹈的融合,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融合之中被建立起来,成为了现在“萨玛舞”,这个舞蹈之中保留了原有的“急速旋转”的特点,并经过发展演变形成了连续性的跳转技巧动作,“旋转”的形式变得日益丰富,成为了维吾尔族舞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动作形式。
“旋转”是维吾尔族舞蹈中展示舞蹈技艺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旋转”这一技艺能够将舞蹈之中的热情、激烈的高昂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在维吾尔族舞蹈中,“旋转”还能够起到塑造人物的作用。因此,这一技艺在维吾尔族舞蹈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旋转”类型。目前常见的类型有原地的“旋转”、连接动作的“旋转”、复合的“旋转”、移动的“旋转”等等不同的形式。经过长久的发展,“旋转”已经从最初的技艺的形式上超脱,具体了除了技术性之外的文化特征。
2。2“旋转”技巧的类别
维吾尔族舞蹈之中的“旋转”并不是单一的形式,而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特点,能够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常见的原地转、行进中旋转以及夏克转等等。下面我们将以着这些类型之中最为常见的三种形式进行分析。解读“旋转”的要领以及产生的艺术特征。
2。2。1原地转
原地转是维吾尔族舞蹈“旋转”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在大多数的维吾尔舞蹈均有使用。就技法要素来说,原地转要求舞者在“旋转”的过程中快、平、稳、既要实现快速的“旋转”,又要在舞姿不断的变化之中保证“旋转”的稳定性和流畅性,保证在“旋转”的过程中舞姿不走形,空间定位合乎要求,在停止的的时候要能够稳定如初,自然而然的形成结尾的固定舞姿。原地转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流畅大气的感觉,对于展现愉悦、欢快的情绪具有很强的表现作用,同时,对于展示维族人民的热情、开朗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技术的层面上来说,原地转可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之中以脚掌为轴,膝盖微屈,这样膝盖微屈能够将重心降低,动用腿部的力量让“旋转”过程中每隔 135-180 度通过点获得动力,来增加“旋转”的圈数,这个原地转的难度系数不是很高,以此,需要在“旋转”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度,以保证舞蹈的观赏性。
2。2。2。行进中“旋转”
维吾尔族舞蹈中“旋转”有很多时候需要一边“旋转”一边行进,形成行进过程中的快速“旋转”。这个时候的“旋转”大多是以平转为基础,在行进的过程之中形成一种流行着的“旋转”。且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上半身展示出不同的舞姿对其进行配合和变化,以此来凸显出舞蹈的紧密性。行进之中“旋转”要注意的是在流动过程中“旋转”的动作和行进的衔接,舞者在进行这样的“旋转”的时候需要利用上下身完成密切的配合,加上留头甩头的动作,脚下的动作也灵活,使用碎小的步伐,且速度要快。“旋转”的过程中实现舞姿的不同变化。从以上的分析之中,也能够看出,这一种“旋转”类型具有较高的难度,但是同时也会产生更高的观赏价值。
平转的技术分析一般是以半脚掌为轴,主力腿和动力腿每 180 度切换向前进行跟进的一种“旋转”方式,这种“旋转”发力的方式来源于古典芭蕾舞,但是不同的是,平转之中加入了维吾尔族的民族特点,在手指形状上呈现出兰花,出现了点肩手,曲臂双提腕,挑胸腰六位刺手等手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