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歌剧《托斯卡》概述
《托斯卡》原本是法国作家萨尔杜创作的话剧,一经上演,普契尼就有了很大的兴趣,想要把话剧《托斯卡》改编成为歌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直到1895年,因为普契尼最尊敬的威尔第也想改编这一话剧,却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普契尼为了弥补威尔第的心愿,对话剧进行改编,创作出了歌剧《托斯卡》,并于1900年在“孔斯坦齐剧院”举行了首演。同话剧相比,在内容上有很大的改动,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剧情也更加的紧凑。
歌剧《托斯卡》作为真实zhuyi歌剧的代表,它与普契尼的创作理念完全谋和,即戏剧性与音乐性并存,鲜明的主题,极具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激烈的舞台冲突,带给观众深深的震撼,成为了普契尼歌剧中最具知名性的作品。如今的《托斯卡》是意大利歌剧史上最精彩的作品之一,直到今天依旧深受人们的喜爱。” [3]论文网
二、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的音乐分析
普契尼在《托斯卡》中采用巧妙的对比,剧情的变化由音乐的变化来推动。第一幕中,谈情说爱和潜逃的情景对比;第二幕中,严刑拷打的情节场面与背景音乐对比;结尾中,优雅的牧歌和随之来临的处决做对比。用音乐来表现出的极度愤怒、暴烈,在普契尼的创作史上只此一次。本曲是歌剧《托斯卡》在第二幕里主人公所唱的著名咏叹调,“表现了托斯卡对艺术、情人卡瓦拉多西及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无耻之徒的无奈和只能向上帝诉说的痛苦心境。”[4]
(一)曲式结构分析
《为艺术为爱情》的曲式结构共有A、B两个乐段组成,其调性的布局、伴奏织体及节奏的变化、旋律的发展等别具一格。如下:
A段由a、b、c、3个乐句构成,且风格各不相同。a句的旋律以4个音下行的形式表现出来,两个长音以平静而压抑的形式发出,体现了主人公托斯卡纠结而无奈的心理;b乐句的旋律和a乐句的旋律进行方式相同,同样是级进下行的旋律方式,3个三连音以及注释和弦作为伴奏的运用,使主人公所发出的唱腔充满了顿挫之感,为人们呈现出一幅托斯卡向上帝倾诉着内心的无奈与凄苦的画面;接着1个重复a乐句的加入,和c乐句形成了对比,使c乐句以8度大跳的旋律进入高音区,经过a、b两个乐句情绪的酝酿女主人公的情绪随之爆发。
A乐段的曲式结构为A+A1+B+A1+C,节拍为2/4拍。旋律和节奏都平稳简单,力度为弱,因此演唱时要注意力度的变化,旋律的整洁,每一个单词对应一个音符,给人以规整的感觉,从而带领人们进入到歌曲之中。
B段的调式从be小调转换为bE大调,旋律线条随之拉长并得到舒展,刻画了女人公愁苦和愤懑的心情。B段由两个乐节组成:第一乐节开始三连音的使用显得曲子柔和舒缓,风格由默默的倾诉变为了真挚的祈祷,使整个音乐基调变得更为悲剧。旋律的波动不明显、节奏比较简单,但打断之前的平稳进行,咏叹手法的多次使用,让音乐表现的意味深长。像“永远是虔诚的信徒”前后两次咏唱,其力度并不相同,前面比较柔和,仿佛女主人公在回忆美好的往事,第二次力度和气息都有加强,强调了托斯卡对艺术、爱情的强烈追求。第2乐节以弱起开始,连续使用三连音,使旋律跌宕行进,反映了女主人公从压抑到爆发的情绪过程。文献综述
谱例1:《为艺术,为爱情》(第17-19小节)
谱例1中是B乐段的开端,节拍为4/4拍,曲式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结构(A+B+A1),三连音分解和弦的运用,使其更具有流动性。力度为弱拍,节奏规整,为后面的旋律发展做出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