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写实性水墨人物画产生的社会背景论文网
20世纪初,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碰撞,影响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西方的美学思潮也带动了一批优秀的绘画家进行艺术上的创造和革新。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逐渐成为画家对传统水墨人物画革新的主要手段,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写意人物画的衰败和西方透视学、解剖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刺激;另一方面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处于重大的变革中,写实主义比意向绘画更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所以更能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既然提倡新文学与新艺术,就不得不反对旧理论和旧艺术观。陈独秀先生认为若要改良中国画就不得不采用西洋画中的写实特征,他还明确地提出写实主义改变中国画面貌的观念。在20世纪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2。写实性人物画的过去与现在
2。1传统水墨人物画中的写实性特色
1949年在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如图1)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物画。描绘的是一个侧身作祈祷状的妇女形象,她挽了个松松的发髻,身着紧口宽袍长裙,束腰大摆,人物身材比例和谐。这幅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物画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这就说明远古时期,祖先已经有了将现实典型真实反映到创作过程中的这个写实思想。
东晋绘画理论家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论”是中国人物画历史上最重要的美学理论之一。他认为“传神写照,尽在阿暏之中” ,人物画重在抒发主观感受和人物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内在本质,这些内在特征是通过对人物眼睛和面部表情的生动刻画,和协调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根据客观事物进行创作,再进行作者主观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主客观同一。“外师造化,中的心源”说的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了。文书上记载,顾恺之为裴凯画像,画完后在他画像的脸颊上添了三根毛,更加有裴凯的神韵了。我们无从去考证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它突出了造型对表现人物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传统的人物画一直都注重写实的笔墨意趣。南齐画家谢赫的“六法论”中将“应物象形”排在第三位,首先人物画最要注重的是“气韵生动”把握人物内在的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表现人物的情思,灵活运用“骨法用笔”靠线条的变化表现人物的体态造型、比例结构,在做到这两点之后就要注意描绘要与反映的对象形式。文献综述
中国画特殊的绘画工具就注定要与西方绘画在表现方式上有巨大差异,国画讲究的是线性艺术,这也与书法的发展密不可分。元代的赵孟頫提倡“书画同源”,即以书法的用笔代入画中,使墨通过与水的调和产生线条虚实、浓淡、干湿的独特韵味,这是需要我们在人物画革新的同时需要保留和继承的中国画特性。西方绘画理念的传入,极大丰富了明暗、透视学原理,在强调明暗体积的同时必然会弱化线条的地位,这种去留的矛盾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文化的改革中都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对待西方的美学观念要取其精华,走适合本土文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