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根据样本量的计算公式n=400*(q/p),其中p为沿海城市(以上海市为例)小学生龋齿患病率,q=1-p,p≈35%,则q为1-35%=65%,则n=400*[65%&pide;35%]≈215,即至少调查215份。本次研究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温州市龙湾区实验小学状元校区为调查学校,在每所学校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1~6年级各年级一个班共12个班级的22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8份,男孩124名,占62。6%,女孩74名,占37。4%,年龄最小6周岁,最大12周岁,平均(7。45±1。18)岁。
1。2 方法
1。2。1 拟定调查问卷
本研究在参考WHO儿童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口腔调查问卷后[2],对两者进行了整合、调整与修改,生成《小学生口腔健康及其相关生活行为方式的调查研究问卷——以温州市为例》。其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调查对象性别、年龄及其父母联系电话;(2)儿童口腔健康状况:龋齿患病状况、龋失补指数(DMF index),调查儿童龋、失、补牙数,并最终用龋、失、补牙数之和(简称DMFT)表示龋失补指数。“龋”即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已做填充的牙;(3)儿童生活行为方式:调查对象的口腔卫生保健习惯和饮食习惯等生活行为方式;(4)父母口腔卫生知识:是否了解窝沟封闭的作用、是否认为需要定期检查牙齿、是否听说过含氟牙膏等;(5)口腔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利用。
1。2。2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软件将问卷数据逐项进行双录入并进行核对校正。应用SPSS21。0软件建立数据库,两组间DMFT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组小学生患龋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将患龋与否作为因变量,利用Stepwise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来自优Q尔W论E文R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2。1 调查问卷有效率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20份,总计收回调查问卷201份,3份信息缺失不全,故有效问卷为198份,有效率为90。00%。
2。2 温州市小学生患龋基本情况
2。2。1 温州市小学生患龋率情况
温州市小学生患龋率见表1。198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24名,女性74名,男性患龋人数为77人,女性患龋人数为39人;总患龋率为58。6%,其中女性患龋率为51。1%,男性患龋率为61。8%,在患龋率的男女比较中,χ2=1。335,p =0。24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岁101名,9~12岁97名,其中6~8岁组患龋率为54。7%,9~12岁组患龋率为62。9%,患龋率不同年龄组别比较,χ2=0。592,p =0。73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温州市小学生患龋率(%)
组别 人数(人) 患龋人数(人) 患龋率(%) χ2 p
男 124 77 61。8 1。335 0。248
女 74 39 51。1
6~8岁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