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年轻的失独父母在丧子后通常想再生育一个孩子以弥补心理的空缺,而第二个孩 子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安慰,二次生养也意味着更大的生活压力,生育孩子将会承担更大的 风险,而养育孩子则需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质上的负担。很多失独者还要抚养第三代子女, 教育变成又一大难题,孩子回来作业教不了,上补习班费用昂贵,给不了孩子好的教育理 念,往往失独家庭的第三代子女因原生家庭的不完整而表现出性格孤僻、不自信、自卑等 心理问题。失独者李某为孙子的教育问题费尽心思,现在孙子上初三表现出极为强烈的逆 反心理,无故发脾气,李某感到心力交瘁,痛哭道“要是那死鬼儿子不死,也轮不到我在 这着急上火地带他(孙子),我早就撒手不管回老家了,现在这过得是什么日子,还不如 死了,死了反而什么烦恼也没有了。”第三代子女日渐长大,而失独老人日渐老去,未来 何处安放,即使有后代心里仍没有底。文献综述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有其现实意义,独生子女家庭因丧失独生子女遭遇沉重打击, 失独老人面对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对此,政府给予从扶助金、养老、医疗等诸多方面的扶 助,本文侧重于从个案心理慰藉的角度研究,介入失独家庭的援助工作,帮助老人释放情 绪,减轻精神压力,使失独者重塑生命意义。
3 失独者常见的心理症状
对于失独的研究,早期就有对其内涵界定及心理现状的描述,本文在此基础上联系实践,将开发区的部分失独老人心理症状做总结归纳,得出失独创伤后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 心理症状,包括否认与逃避阶段、面对与接纳部分、适应与恢复阶段。
3。1 创伤初期的失独者呈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创伤初期的失独者在惊悉丧子消息后出现强烈的否定和震惊反应,当失独成为无法挽 救的事实后万念俱灰,情感麻木,呈现出一系列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称为否认与逃避阶 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失独者会呈现出如下一系列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