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关键词:节球藻毒素; EGCG; 氧化应激;抗氧化系统
Key words: nodularin; EGCG; oxidative stress; antioxidant system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目录 4
引言 5
1。 材料与方法 6
1。1 实验材料 6
1。2 实验仪器 6
1。3 实验方法 6
1。3。1 小鼠处理方法 6
1。3。2 小鼠肝脏组织匀浆 7
1。3。3微量还原型谷光甘肽(GSH)测定 7
1。3。4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测定 7
1。3。5 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检测 7
1。3。6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检测 7
1。3。7微量丙二醛(MDA)检测 7
1。3。8活性氧(ROS)测定 7
1。3。9考马斯亮蓝 蛋白测定 8
1。4 数据分析 8
2。 结果与分析 9
2。1 抗氧化酶的活性测定 9
2。2 脂质过氧化水平测定 10
3。 讨论 12
4。 结论 12
5。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引言
自人类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全世界各地的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形成的各类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排入水体,加之藻类生长快,分布广泛,环境适应性强等生态习性,水体富营养化日益加剧。由此而来的藻类爆发事件频频报道[1-5]。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事件提升该领域研究的关注度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更在于藻类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出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藻毒素。 藻毒素按其毒性主要可以分为肝毒素、神经毒素、脂多糖毒素三类。节球藻毒素(Nodularin; NOD)是其中的一类典型的肝毒素[6]。泡沫节球藻(Nodularia spumigena)在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节球藻毒素,节球藻细胞死亡破裂后向附近水体释放节球藻毒素,由此生活在邻近水环境中的水生生物暴露途经广泛。NOD为环状五肽化合物,可经食物链被其他水生生物甚至陆生生物乃至人类摄入。NOD和其他藻毒素如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类似,结构较为稳定,一般的水处理方法无法将其彻底去除,目前的生物降解报道也较少,有效处理方法欠缺,由此造成了更大的生态健康风险。
NOD是一种全球性的生物毒素。水生生物体内会蓄积NOD并产生NOD的毒效应。严重时可导致各类水生生物死亡[7]。除了水生生物以外,NOD还可以引起陆生动物、人类的间接毒效应。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NOD具有致癌、致突变和促肿瘤作用,还可以引起免疫毒效应[8-16]。肾脏和肝脏是NOD的两个主要靶器官。江平 的研究显示体外暴露浓度在1-100μg/L水平时,NOD可以诱导鲫鱼巨噬细胞凋亡,影响其免疫功能。从分子机理来看,已有研究证实NOD可通过抑制蛋白磷酸酶活性而对细胞的正常生长产生一定的毒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