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纳米金刚石的团聚 15
4。2 PEG对于纳米金刚石颗粒调控的可行性及PEG链长计算 15
4。2。1PEG概述: 15
4。2。2 PEG链长与载药后纳米金刚石粒径的关系计算 16
4。3对于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纳米金刚石颗粒调控的设计 17
4。4 关于纳米金刚石药物的免疫隐身修饰 18
4。4。1免疫隐身修饰 18
3。4。2主动靶向选择 19
5。纳米金刚石-阿霉素药物的工艺流程 20
5。1 纳米金刚石-阿霉素剂型的简要分析 20
5。2 阿霉素-纳米金刚石胶囊剂生产工艺 20
5。2。1 设计题目与基本数据 21
5。2。2主要设备选型 21
5。2。3 车间平面布置图说明 23
6。总结 24
7。致谢 24
8。参考文献 24
1。 绪论
1。1 设计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癌症这一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频频出现,于是纳米金刚石作为新兴的纳米载药材料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首先,直径为4-5nm的单个金刚石颗粒(“单位数”纳米金刚石)的胶体悬浮液可用。第二,开发了基于纳米金刚石的纳米级磁传感器。第三,纳米金刚石表面的化学反应性使得可以使用各种化学技术来定制用于复合材料的纳米金刚石的性质,也可用于其他应用,如附着药物和生物分子。第四,开发了新的纯化技术,并且这些技术以低成本大量生产具有可受控表面的高纯度纳米金刚石粉末。最后,发现纳米金刚石比其他碳纳米粒子毒性更低,因此可以考虑用于生物医学成像,药物递送和其他医学领域。论文网
简单来说,纳米金刚石有着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生物体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提高载带抗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纳米金刚石可作为新的载药系统来用于治疗癌症。由于载药后的纳米金刚石聚集体的粒径不易调控并且在血液环境中很容易聚集至数百纳米甚至于毫米级别,不但影响了肿瘤药物的传递效果,而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所以想要把纳米金刚石作为新的载药系统用于癌症的治疗,纳米金刚石载药系统的粒径调控就成为了其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次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本次设计主要以控制纳米金刚石载药系统的粒径为目的,构建纳米金刚石模型并对其进行最大载药量的计算。通过对纳米金刚石载药系统进行PEG修饰或者脂质包裹来使其在生理系统中得到较为小的颗粒。并对PEG链长与粒径之间的关系作出合适的计算。给出免疫隐身修饰的合理方案。
2。对纳米金刚石前期处理
2。1 纳米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作为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是一种只有碳原子构成的原子晶体。纳米金刚石则是指那些粒径在1--100nm的金刚石。最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引爆原子弹的炸药灰烬里被前苏联的科学家所发现。但是这之后却没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研究很少。直到Greiner等使用爆炸法来合成纳米金刚石才并且明确了纳米金刚石的物理结构以及是如何用化学键连接起来的之后渐渐引起了西方科学家们的重视。纳米金刚石在一开始主要利用其物理方面的性质多用于涂漆、添加剂、润滑油、传感器等领域。近期对于高纯度纳米金刚石以及水溶性纳米金刚石制备的完善,纳米金刚石在生物医药方面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巨大关注。因为由爆炸合成的纳米金刚石表面有着很多可修饰以及可以和许多化合物结合的官能团,比如酮基、羧基、羟基、酯键等。这就意味着纳米金刚石可以作为一种药物载体来提高一些不易被生物体吸收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且由于有着极大的比表面积,说明纳米金刚石能搭载更多的药物。事实上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在成功在纳米金刚石上搭建了药物并进行了生物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纳米金刚石作为载药体有着许多出众的地方。科学家们通过把喂养小鼠纳米金刚石的方式,发现了纳米金刚石对于小鼠的正常发育以及生育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对于小鼠的一些组织器官比如肾脏、心脏、胰腺等也不造成什么损伤。使用注射的方式给小鼠注射纳米金刚石, 发现小鼠的生理状况和主要的组织器官均为正常。 与其他的纳米材料比起来, 纳米金刚石作为一种药物载体有很多相适应的性质, 纳米金刚石能够以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的方式与药物结合把药物送到相应的组织细胞, 关键是纳米金刚石有着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比较低的毒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