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我效能感
1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他发现前人的研究关注知识获取的程度以及行为结果,但是忽略了知识与行为结果之间的人的思维反应。他认为,充分的知识与技能是成功行为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导致行为产生的充分条件。人对自己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是否能够匹配的思考和判断是连接两者的关键所在,即“自我效能感” [2]。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相关资源不够自信,即使拥有了胜任的能力也难以导致胜任表现。87675
很多学者在研究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对其定义不断重新解读。其中,王艳喜等人认为,理解自我效能感的定义要关注:(1)本质是个体对能力感知;(2)是连续的;(3)是指向未来的;(4)不是一种特质,而是动态的可发展变化的指标[3]。
班杜拉认为,不同技能领域之间需要的知识、技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自我效能感在不同的领域存在差异。有些学者认为存在一般自我效能,由特殊领域的经验积累而成,在不同的领域之间相对固定。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对个体一般情况下的反应倾向作出普遍性预测[4]。论文网
2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班杜拉以及后来的学者深入研究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后认为导致自我效能感形成并且产生差异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成败经验、示范效应、社会劝说、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5]。成功体验越多则自我效能感越高,失败体验多自我效能感受挫。看到与自己情形类似的人有了成功的经验后,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受到影响,相似程度越高的替代对象对个人的影响也会越强。这四种影响因素经常综合在一起产生作用,不过具体怎样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影响程度如何是因人而异的[6]。
除了以上四种因素外,唐丹等人的研究发现觉知社会支持、健康水平、日常环境控制感能预测老年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7]。觉知社会知识与班杜拉的社会劝说内容有相关性,日常环境控制感主要是对物理生活环境的控制感,有专门的量表可以进行测量。
3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
经过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与论证,其真实性受到了广泛认可。对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教师等其他职业领域的效能感方面。研究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具有动态性并且可以有效提升。其中王艳喜等人认为提升自我效能感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1)感受成功原则;2)尊重支持原则;3)异步发展原则[8]。针对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提升,班杜拉曾提出过五点建议:一、老年人可以通过社会比较策略维持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二,通过对多方面效能信息的选择性整合来发挥作用;三、选择性地最佳化和补偿;四、采纳新角色与角色多元化;五、通过给予他人社会支持[9]。
根据老年人,尤其是军休人员的身心特点,为军休人员设计一些同类比较而不是与青年人等优势群体比较的干预措施,提供多方面的信息选择,帮助军休人员悦纳自我,开发适合自己的新角色,为社会继续做出贡献,理论上能够提高军休人员自我效能感。
4 自我效能感量表
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1981年编制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GSES。GSES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广泛使用,其信、效度都得到了验证。国内学者对中文版GSES进行信效度研究后发现,中文版GSES也具有较高的信度;证实了其单维度性 [10],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11]。,申继亮等人GSES针对老年人是否同样适用方面也做了研究,证实GSES基本适用于中国老年人[12]。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4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