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政部倡导社区服务,社区志愿服务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也引 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成为实践界和学术界探索的热点。我国对于志愿服务的研究有很多, 针对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探索也不少。
余峰在《中国城市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研究》中写道:目前中国城市里面的社区 组织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共同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采取法律、政策等手段 给予当地居委会资金、人才、物资、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帮助组织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 特别要注重组建民众自己的志愿者组织,使志愿者真正起到“第三城”的作用[2]。陈涛、 孟华在其《中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研究》中主要研究社区志愿服务,以社区多元治理理论 为介入点,想要探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面对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化和城市内部蓬 勃兴起的多元化公共需求,政府应该怎么做才能打造一种与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友好合作 的伙伴关系,以便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的作用,促使其能够有效整合社区内的各项资源,成功架起一座政府、社区和社会大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同时也是拓宽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缓解社会矛盾的有力武器,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3]。高文玥在《城市社 区志愿服务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中从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法治环境、理顺管理机制、健 全志愿者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社区志愿服务进行研究[4]。综上,既有研究中大部分从社区志 愿服务组织与之间的关系着手,进行政府责任探讨,分析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应该如何协调 利益相关方;还有的从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激励制度出发,探讨居民参与社 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笔者在通读大量相关社区志愿服务的文献之后,决心进行更为细致 具体的研究,以自己所接触的太仓市 X 社区的志愿服务组织为对象,分析社区志愿服务组 织的发展路径。85586
3 相关理论
(一)志愿失灵理论 志愿失灵最早由萨拉蒙提出,是指“个人或者集体自愿的非政府组织在其开展或者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使得志愿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这种失灵主要 表现为一方面志愿团体不断地展开各种行动试图帮助弱势群体,社会各界对此类行动亦给 予一定的关注与支持;但另一方面受助群体仍不能有效地得到所需要的帮[5]。总的来说, 受助群体得到的收益远小于社会付出的资源。最早由萨拉蒙提出,主要指非政府组织几大 缺陷:慈善不足、家长作风、业余性、对象的局限性、被环境同化的可能。论文网
(三)社会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是我们社会工作常用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有帕森斯、霍曼斯、卡兹等人。人的行为是通过个体特殊性与律则性的两者之间的交互机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任 何一种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而这社会系统又由许多的小社会系统组成。任何一个 社会系统都俱备以下四项基本功能: 一、适应:当系统的内部或者外部环境发生变动的时 候,系统自身必须需要具备充足的准备和一定的弹性,来适应新的变化,减轻消极反应; 二、达成目标:社会系统都有其既定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会想尽办法动用所有的 资源;三、模式维持:当新成员进入系统后,就会以社会化的方式使新成员同化,接受本 系统的特定模式;四、整合:保证系统内部的团结协调合作、系统完整,这样才能在外部 侵犯时拥有对抗的能力[6]。
[1]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Z]。北京: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 委员会,2014,(03):1—8。 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9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