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杨仁崔,梁康迁,陈青华. 稻米垩白直感遗传和杂交稻垩白米遗传分析[J]. 福建农学院学报,1986,15(1): 51.
[17] 郭二男,潘增,王才林,等. 粳稻腹白米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83,9(1): 31-38.
[18] 冯明友,徐宗俦.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水稻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1996,(1):56-59.
[19] 王情英,江良荣,郑景生,等. 稻米垩白和粒形的主效VTN 定位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1, 9(5): 547-553.
[20] 刘艳春. 稻米外观品质相关性状QTL分析[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1] 周立军,刘 喜,江玲,等. 利用 CSSL 和BIL群体分析稻米垩白率QTL 及互作效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42(4): 1129-1135.
[22] 郭涛. 水稻垩白材料CSSL50的形态学解析和QTLq PGWC-8 的精细定位[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3] Liu X, Wang Y, Wang SW. QTL analysis of percentage of grains with chalkiness in Japonica rice (Oryza sativa)[J].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2012, 11: 717-724.
[24] 晁园, 冯付春, 高冠军, 等.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品质相关性状的 QTL[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2,31(4): 397-403.
[25] Bian JM, Shi H, Li CJ. QTL mapping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1000-grain weight and percentage of grains with chalkiness in rice[J]. Genet, 2013, 92: 281-287.
[26] 杨亚春, 倪大虎, 宋丰顺, 等. 不同生态地点下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1): 43-51.
[27] 程方民,张嵩午,吴永常.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稻米垩白形成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1996,5(2):31-34.
[28] 陈能,李太贵,罗玉坤.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01,13(2):103-106.
[29]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等. 灌浆期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籼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03,27(1):73-77.
[30] 孟亚利,周治国. 结实期温度与稻米品质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1997,11(1): 51-54.
[31] 封晋. 影响优质水稻米质的环境条件及高产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1991,(3): 4-6.
[32] 田代一亨. 稻米腹白形成机制的研究Ⅳ.抽穗期施氮对腹白形成的影响[J]. 日本作物学会纪事,1972,48: 99-106.
[33] 慕永红,孙海燕,孙建勇,等. 不同施氮比例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3): 18-19. 水稻垩白形成的研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4):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