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互联网金融模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0-02-25 20:21来源:毕业论文
谢平和邹传伟(2012 )首先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全面介绍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代表性案例,并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社会学分析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知识,从三个角度对互联网金融

谢平和邹传伟(2012 )首先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全面介绍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代表性案例,并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社会学分析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知识,从三个角度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支付方式是金融的基础设施,会影响金融活动的形态;信息是金融的核心,构成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是其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最大区别;资源配置是金融的根本目标,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其存在的基础。45445
邱峰(2013)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根源,并指出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以及客户关系脱媒正在逐步边缘化银行的中介功能,银行面临客户流失、中间业务被替代、业务萎缩等危险,但目前互联网金融尚且无法撼动、取代银行,二者应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作者认为商业银行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包括维护互联网金融新生态的良性运转,探索研究与互联网业态相匹配的风险处置和监管机制;注重数据积累、挖掘和保护;以客户为中心论文网,变革创新产品设计;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竞争中求合作,达成双赢;树立“科技兴行”的理念,强化网络金融安全建设;加大技能培训,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网络金融安全教育,提高公众风险意识。
陈敬民(2013)梳理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将加速金融脱媒,对于银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作者给商业银行提出了两点应对策略,一是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平台,抓住最为关键的客户信息数据;二是加强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创新传统运营模式。
曹少雄(2013)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认为互联网金融将改变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边缘化了商业银行支付功能,重构已有的融资格局,挑战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作者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劣势,提出了再造业务流程,构建新的价值网络的政策建议。
梁璋和沈凡(2013 )在详细分析了互联网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平台渠道建设、金融服务体验和监管政策导向等方面的思路举措基础上,揭示了线上金融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并在详细分析银行发展线上金融的优劣势基础上,提出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以线上信用评级为基础的风险控制机制;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契机加快银行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研究建立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
姚文平(2014)从互联网金融本身以及互联网融资、销售平台、理财、证券、银行、保险、战略、监管和未来前景等角度,全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突破性进展,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金融业要冷静应对,既要看到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业的冲击,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业的推动作用,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要借助互联网金融形成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简而言之就是联盟双方优势互补,目的是寻求更大利益回报。在专注发展自身有竞争优势领域的同时利用联盟方的优势来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和与联盟方的共同发展中分享丰厚的回报。
郑霄鹏, 刘文栋(2014)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金融脱媒现象(技术脱媒、信息脱媒、渠道脱媒等),文章从中间业务、信贷业务、理财业务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陈海强(2014)描述了互联网金融正以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寡头垄断发展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而商业银行需在网络金融载体构建、大数据产品整合、财富管理动力创新、信用可获得性探索等方面加强创新应对,提升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互联网金融模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687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