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银行中间业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8-12-22 10:50来源:毕业论文
相比于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中间业务进行研究,我国相关的金融研究理论起步较晚,但随着金融体制的创新变革,我国在21世纪许多研究专家都提出了独到的理论见解。以下分别

相比于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中间业务进行研究,我国相关的金融研究理论起步较晚,但随着金融体制的创新变革,我国在21世纪许多研究专家都提出了独到的理论见解。以下分别是国外及国内文献中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的相关理论。31747
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的金融学者在中间业务发展的历程中,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见解,针对非利息收入对盈利水平的研究,其理论依据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是范围经济理论,另一个是资产组合投资理论。
范围经济理论认为当企业同时生产经营大于或等于两种产品时,所产生的费用要比单独生产各个产品更低。它是指不是由规模而是范围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可以通过经营范围的扩大,生产多个种类的产品降低单位成本,达到节约总成本的目的,这就是企业采用多样化经营战略所依据的理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通过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共享可以创造出多重的收益,商业银行应当依托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利用中间业务来分摊固定成本和费用,同时还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扩大自身在银行业甚至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创造更多的品牌价值。
资产组合投资理论创立于1952年,美国学者Markwitz认为,在进行投资时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是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投资者通过选择多种证券进行购买,使单位风险水平下的收益最大化或者单位收益水平下的风险最小。银行通过开展中间业务相当于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减少风险的同时增加收益。论文网
对于中间业务能否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这个问题研究者持有两种观点,一方认为商业银行的资产回报率随着多元化收入能力的提高而增加,尤其是小型商业银行能够在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提高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另一方则认为银行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在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中得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几年开始重视对中间业务的相关研究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目前的研究重点来看,主要集中在中间业务的概念、分类、存在的风险和不足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
我国学者对于中间业务收入是否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同样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中以娄迎春和王冰、盛虎(2008)的实证研究最有代表性,两组学者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果。对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这两者的变动关系,前者认为呈反方向变动,后者则得出呈正方向变动的结论。刘艳,王雅芳(2013)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把中间业务看作是商业银行在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和更加激烈的金融竞争中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认为在开展中间业务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刘宇迪(2010)提出的观点是主要分为利差主导型以及非利差主导型。中间业务表现为其中的非利差主导型,其优点是在增加商业银行收益的同时不改变资产负债的结构,中间业务收入与营业收入之比占据优势并保持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 刘晶翠,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构想[J].开发研究.2003.(4): 128~129
[2]邓晓益、李思文.中国银行业多元化业务收入对其利润影响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6.(9):32~36
[3]陈柳钦,全能银行——德国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4):56~61
[4]周强龙.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与技术效率[J].金融论坛,2010.(6):33~38
[5]闰晓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运作效率与关联效益[J].金融论坛.2010.(9):54~60 银行中间业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800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