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像烦恼的概念体像(body image)也被译为身体意象或躯体意象,是个体关于其自身生理性躯体功能及状态的一种自我认知、主观感受和态度倾向,即个体对自己身体及其部位与功能进行的美丑或强弱等的综合评价。体像的概念具有综合性、主观性和评价性的特点。体像既包括个体对自己身体状貌的感知和评价,也包括个体主观感受到的他人对其身体现状的看法、态度和评价。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郑日昌教授,他在研究中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身材均匀甚至较瘦或过瘦的女生也存在对自己的体像不满意或者轻微体像障碍的现象[ ],她们的症状偏离了正常的体像心理,但又没有达到体像障碍的诊断标准,因此是介于正常的体像心理和体像障碍之间体像问题,因此便出现了体像烦恼(body image depression)的概念,即由于个体由于认知、期望或审美偏差而导致对自己身体及其部位与功能失望和不满的情绪,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烦恼。体像烦恼表现为对自己的体像过分关注,有想要改变目前身体状貌的强烈欲望,并且伴随着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论文网
(二)生活满意度的概念
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幸福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个体根据自己主观的评判标准对其目前总体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满意程度所做出的主观评价,生活满意度包括个体对目前生活的期待以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满意程度,换个角度来说,也体现了个体对生活各个方面的适应水平。生活满意度一方面可以作为个体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做衡量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依据。现如今,生活满意度作为一个有效的综合性衡量指标也越来越被学者们应用到研究中来,也成为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31720
(三)社交回避与苦恼的概念
社会交往在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核心成分,良好的社会交往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以及自我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众多研究显示,社交问题在个体从儿童期到青春期的发育过程中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在当今社会,如果个体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极有可能产生回避、苦恼等一系列随之而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对生活、学习、健康等方方面面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社交回避与苦恼(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是社交中回避社交的倾向和身临其境时的心理感受。社交回避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消极的行为表现,而社交焦虑则是个体的负向情感体验。
社交回避与苦恼这一概念是由西方心理学家Watson和Friend在1969年所提出的,属于社交焦虑范畴。社交回避有可能是来源于失败的社交经历,也有可能是个体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否定,或者过分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他人眼中的印象亦或是缺乏交往动机。
(四)社交回避与苦恼在体像烦恼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关系研究
吴娟在其硕士论文《大学生身体自尊、社交回避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综合考虑了人口学变量,并利用文献研究和问卷测量等方法开展了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社交回避和生活满意度三者关系的研究。在使用了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一系列统计学方法后[ ],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身体吸引力以外),仅有身体自尊主量表中的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 BMI 差异;社交回避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独生与否差异;
第二,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和社交回避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社交回避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体像烦恼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