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儿童概念界定流浪儿童,也称为流浪未成年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 岁以下, 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 24 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1]。34079
2 流浪儿童成因的研究
对儿童流浪成因分析,不同学者在观念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不过大体原因还是差不多的。安怀世、张明锁等学者将流浪儿童的成因归结为:贫苦、家庭问题以及教育层面包含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厌烦文化学习等问题;王思斌、孙莹、薛在兴、毕伟等学者把流浪儿童的成因归结为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包括开放的社会环境、些家庭的贫困化、解体和改组、以及社会管理模式和社会化环境不良等。而程福财从经济层面上分析了流浪儿童成因,[13]因此根据对以往学者有关流浪儿童文献研究,在其成因方面我们可以大体的将流浪儿童的产生原因归结为五类:个人原因、经济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教育原因。论文网
1)儿童个人因素
儿童本身的好奇心很重,所以在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受网络和江湖文化的影响,儿童对于流浪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憧憬网络和江湖文化中的流浪生活而走上流浪的道路。
2)家庭监护力的缺乏
家庭监护力缺乏的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家庭构成发生变化,比如父母离婚后,父母双方都不愿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或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过世,致使孩子的监护人无法进行抚养。
(2)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有不好的生活习惯,导致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恶劣,比如父母酗酒、赌博、吸毒、有暴力倾向,给孩子造成直接或者间接伤害,无法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安全和温暖。
(3)也有部分流浪儿童的父母由于外出打工或者服刑,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亲属抚养,所以孩子感受不到接人的温暖甚至可能会遭受亲属的虐待,冷眼冷语。
(4)因先天残疾或者疾病之类的因素被父母嫌弃,有的被离异的父母当成再婚的累赘而遭到遗弃。
(5) 家庭中教育方式不正确,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溺爱孩子过度干涉孩子或者体罚孩子等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离家出走。
(6)为谋生计,遭遇欺诈,例如家庭贫寒,孩子因此辍学,外出打工,本身法律意识薄弱,所以被不法分子控制,致使孩子无钱回家而被迫流浪。
从许多拐骗案件可以看出,被拐骗的儿童和家长防范意识薄弱,由于历史原因,新疆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从而导致家长和儿童的防拐防骗意识比较薄弱,这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许多家长没有足够的防拐防骗常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犯罪发生的高频率。
3)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儿童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健康成长,从而步入社会中,学校和老师对儿童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松散的管理:在新疆儿童辍学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孩子不上学的问题不重视不采取措施,同时很多农村条件非常落后,没有资金没有条件办学校让孩子学习知识。因此这些孩子即不能在家长那里得到教育也没办法在学校学习知识,所以比较容易走上极端的道路。
(2)应试教育模式: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所以很多家长和老师眼里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唯一标准,因而,学校没有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学校遭受冷遇,同时可能会受到同学的欺负,这些问题一旦不能够引起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这时有些同学会被迫放弃学业,有些则是自愿逃避学习,逃离学校,流浪成为其逃避压力的重要途径。 流浪儿童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3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