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

时间:2019-05-17 20:35来源:毕业论文
(2)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 一般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由引发事件直接导致的。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却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在大多数情况


(2)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
一般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由引发事件直接导致的。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却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AC之间还有一个信念因素在起作用,只有通过服务对象的认识和评价引发事件才能影响服务对象。由于服务对象通常根据自己大量的非理性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就导致服务对象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换言之,引发事件本身无法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服务对象自己的非理性信念。
(3)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具有绝对化、抽象化和普遍化等特点。抽象化是指服务对象将具体环境中得出的特定认识概括为一般的准则,绝时化是指服务对象对自身的要求过高,希望自己的生活无可挑剔,完美无缺。普遍化是指服务对象把自己对某件或某些事物的看法概括为所有事物的普遍特征。
(4)辅导关系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非常强调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亲密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这样的合作关系能够促进服务对象的改变,帮助服务对象探讨、分析其情绪和行为困扰的产生原因。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合作关系并不是必要的,只是辅导的辅助条件。因为即便是在没有工作者的支持下,服务对象也能够通过阅读有关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读物,并做相关的练习来调整自身,改变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还指出,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和谐辅导关系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例如,这种和谐的辅导关系会导致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迁就,妨碍服务对象独立的解决自己的问题。服务对象会对这种和谐辅导关系产生依赖,从而阻碍服务对象采取实际的行为改变自己。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要求工作者谨慎处理这种和谐的辅导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丽芳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需求网络满足的关系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 范洁  论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及其引导机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DOI:10 7666/d y1744829
[3] 刘春莲  社工义工联动对社区邻里互助的介入——以深圳沙嘴城中村为例[D]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4] 边素贞  论个案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DOI:10 7666/d y1290116
[5] 王文静  个案社会工作在治疗大学生焦虑中的运用研究——以L市X高校为例[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
[6] 彭传媛  生命之光——慢性病患者个案工作[D]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DOI:10 7666/d y2079807
[7] 李冬梅, 雷雳, 邹泓  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特点与研究展望[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6:95-97  DOI:10 3969/j issn 1005-3611 2008 01 032
[8] 雷雳, 李冬梅  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研究[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 (10)  DOI:10 3969/j issn 1674-2117 2008 10 002
[9] 刘清  透过个案工作浅析农村信访工作[J]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139-140
[10] 王莉, 邹泓, 任磊,等  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偏差行为与一般问题行为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 2010, (8):74-79  DOI:10 3969/j issn 1007-3728 2010 08 015
[11] 许晓晖  运用个案工作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怀化学院学报, 2010, 29(6):125-126  DOI:10 3969/j issn 1671-9743 2010 06 040
[12] 牟羡  社会工作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探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DOI:10 3969/j issn 1673-0046 2011 10 057
[13] 赵明海  学生管理中个案工作理论方法的运用[J]  科技资讯, 2006, (28):234-235  DOI:10 3969/j issn 1672-3791 2006 28 185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333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