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小说在现代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五四时期的批判启蒙,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救亡,到新时期以来诗意的回归,乡土小说的审美追求也有所变化。“乡土小说”[1]这个概念是鲁迅1935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正式提出的,也是指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寄寓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露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41542
鲁迅在乡土小说最初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直接受到过鲁迅的影响,继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沈从文跟鲁迅的审美追求却大不相同,他从生活里的美入手,看到人性的真善美,社会风土人情,自然风光,都是清新自然的笔调,仿佛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般的“边城世界”。他以一种赞美的审美角度来表现身边的乡土文化。论文网
“鲁镇”是鲁迅笔下叙述乡村的场所,它不仅仅是指鲁迅笔下的故乡,它象征性地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独特格局。在鲁迅的笔下,鲁镇承载着他对乡土的感情和审美追求,在他的眼里,故乡的萧条、破败也是他对乡土的一种崇高美的追求。有很多对鲁迅的乡土小说进行研究的文章,在李丹梦的《文学“乡土”的现代考证》中,就是以鲁迅的乡土小说与乡土诠释为核心。在杨剑龙《鲁迅的乡土世界》里更侧重于从修辞和写作手 法上关注乡土性,然后就是对鲁迅具体作品的研究比较详细,会侧重他的个性而不是共性,偏重文学审美的研究并不多。在毕绪龙《“鲁镇”:鲁迅小说的叙述时空》来看,关于“鲁镇”和“边城”的研究多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具体研究,从审美追求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还不太多。
张新颖的《沈从文精读》中可以体现出来,《边城》是沈从文描绘的梦幻乡土世界,在这里乡民淳朴善良,爱情故事动人心魄,这个追崇自由和谐的世界里彰显出人性美和艺术魅力。 石国庆在《边城美学意蕴新论》里用美学的眼光展现了边城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但也只是单纯的分析了边城的文学审美,并没有把他与鲁迅的乡土小说结合起来,相比较来分析审美追求的变化与发展。还有就是像梁光焰的文章《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审美形态的变迁》里较少的对具体地对鲁迅和沈从文作品分析,文中分析较宏观,以整体的主流的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的。以上各种研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要不就是研究范围过于笼统,要不就是对象之间缺乏练习。
本课题拟从“鲁镇”与“边城”所表达的乡土气息的不同,对现代审美追求的变化和发展进行研究。结合鲁迅的“鲁镇”系列小说《故乡》、《祝福》、《阿Q正传》和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深入分析各自乡土小说中的审美追求,了解乡土小说的文化价值趋势;其次,结合作品,把两者对乡土的不同文化视角下的认识做对比研究;最后,分析总结两者乡土审美价值的发展及其独特内涵,从而归纳出现代审美追求的发展脉络。
本课题主要采用分析法和文献法进行研究。先认真研读具体的作品,理解鲁迅和沈从文笔下对乡土文化的不同理解;下载有关的论文期刊资料,参阅不同学者的观点思想,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本课题拟先具体分析鲁迅的“鲁镇”系列小说中的乡土审美追求和沈从文《边城》小说中所描绘的田园牧歌式的边城世界的乡土审美追求,再结合其他学者对象分析的观点乡土小说和审美追求的看法,以及所参考的具体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并联系乡土小说的时代背景,总结出乡土小说中审美追求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概括出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鲁镇” 的乡土审美追求,具体分析从淳朴真实到萧条破败的乡土环境和麻木沉重的乡土民情。第二部分,梦幻的“边城世界”,分为田园牧歌式的乡土人生和自由和谐的审美追求。第三部分,“鲁镇”与“边城”折射出的乡土审美变化,具体体现在由冷峻到梦幻的乡土世界,由一元到多元的乡土审美价值。 现代乡土小说的审美追求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