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文化的耽美小说是90中后期由日本传入中国大陆的。随着网络的发展耽美小说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因在网络上的影响日益扩大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注意。特别是耽美小说的读者群对耽美小说的追捧和痴迷,更是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探讨。但是在研究分析耽美小说读者群的心理诉求时,由于他们看待耽美小说特点的主观态度不一,所以对耽美小说读者群出现的原因也存在一定分歧。其中,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耽美小说只满足了审美需求;学者张冰认为读者喜欢耽美小说的原因在于喜欢文中的虐恋情节;学者姚培娜认为耽美小说反映了现在了女性要求绝对的平等和心理层面的强势的愿望。44871
吉林农业大学陈瑜,杨青的耽美小说的女性读者群心理学分析中认为,耽美小说虽然描写的是男男之间的爱情,但是在实质上依然是面对女性读者而创作的,潜在依然遵循着男女相爱的模式,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把故事中的女性换成了男性。耽美小说的网络上的流行不是毫无理由的突然兴起,更多的与女性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女性读者群的喜好心理,对耽美小说流行原因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郑丹丹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吴迪在研究耽美现象背后的女性诉求时,通过个案访谈及耽美小说作品《凤于九天》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同人女通过创作和欣赏耽美作品作为一种女性实践, 其背后反映了女性对纯爱、自主论文网、平等的诉求。并指出耽美现象是性别不平等的男权社会的产物。这也反映出了女性一方面高呼“男女平等”另一方面却不自觉的依赖男性的矛盾心理。
济南大学文学院姚培娜的耽美文学探析中,从唯美,禁忌,平等,感官享受,女性的缺席,五个方面分析了耽美小说为何在短短二十年间得以在这样一批女性当中如此广泛传播。现代女性从各方面都要求绝对的平等和心理强势,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内化,使得部分女性只能通过耽美文学这种迂回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耽美文学依然是男性霸权下妥协的产物。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曦在游走于边缘爱情的文学主题——从同志到耽美中把耽美小说看做“小女人们填补情感空缺的玩具”。此种舶来文学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在其本土盛行的后期便已经还是显露出不可忽视的缺陷,再加上原汁原的本土社会文化滋养,更使其畸形发展,传至中国后,既毫不保留地滥用中国古典才子佳人样式,又漫无节制地截取西方同性恋无罪等观念,其价值取向仍没有脱离男权、忠君、仁义等传统价值观念。而且随着新生代同人创作群体不断扩大,作品更加粗糙,大量的暴力色情充斥在文本中,使本就属于边缘文化的耽美更加不能为主流文化接受,最终只能成为小女人们填补情感空缺自娱自乐的玩具。指出了耽美小说在中国社会中的现状。
戚晓波在耽美小说传播初探中对耽美小说的传播历史,耽美小说的现状特点,耽美小说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传播方式主要有动漫网站、文学网站及私人空间。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赵潇杰在边缘里的奇葩——论耽美文学读者心态中把耽美小说比作盛开在边缘领域上的奇葩。也许这朵奇葩是一朵后起之秀,可以给文学界带来新的惊喜;也许它是潘多拉的魔盒,带来可怕的灾难。因此,重视耽美文学,重视耽美读者反映出的社会心态,是控制其发展方向的关键。在文中就同人女为何热衷于耽美文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耽美小说文献综述: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