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0-02-16 11:20来源:毕业论文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不被重视到被注意、被热烈关注、到趋于平稳的过程。大体说来,20世纪80年代为起步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为活跃期,9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为乎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不被重视到被注意、被热烈关注、到趋于平稳的过程。大体说来,20世纪80年代为起步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为活跃期,9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为乎稳期。随着功能法的引进以及国际“汉语热”、“文化热”的兴起,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围绕着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文化教学进行了热烈、持久而有意义的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44911
(一)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问题
     语言教学要不要渗入文化教学?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尚且还是一个有待肯定的问题论文网,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贯彻纯语言教学的观念和模式,这种模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低下。而后,随着熊文华、朱文俊(1980)、吕必松(1981)、张占一(1984)等学者先后提出在语言教学中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观点,我国语言教学界逐渐走出了“就语言教语言”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并迅速在语言教学中必须进行文化教学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二)    文化教学的内容与分类问题
     1984年,张占一先生在《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中首次提出了“交际文化”的概念,他从功能的角度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分为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认为:“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在交际时,由于缺乏有关某词、某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这种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就属于交际文化。”后又在1990年发表的《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一文中对“交际文化”的内涵作了进一步补充,增加了“非语言”的内容,扩大为“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三)文化教学的方法与原则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除了对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定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外,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另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关于文化因素教学的方法与原则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共出现过四种观点,即“文化导入说”、“文化揭示说”、“文化融合说”、“文化语言有机化合说” (苏金智1992),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文化导入说”和“文化揭示说”。赵贤州先生最先提出“文化导入说”,并对文化导入的原则作了探讨,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的同步导入时必须遵循“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此后,魏春木、卞觉非(1992)、陈光磊(1992)、张英(1994)等人也先后对文化导入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陈光磊提出文化导入有四种方法,即“直接阐释法、交互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和异同比较法”。张英则认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比重在整个预科教育阶段是个‘变量’,它的规律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并规定“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比重,在初级约为5∶1,中级阶段约为4∶1,高级阶段则要上升到3∶1”。“文化揭示说”的主要倡导者是张占一和吕必松等学者,其核心理论就是“交际文化”,即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揭示那些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社会习俗、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文化因素。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不被重视到被注意、被热烈关注、到趋于平稳的过程。大体说来,20世纪80年代为起步期,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为活跃期,9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为乎稳期。随着功能法的引进以及国际“汉语热”、“文化热”的兴起,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围绕着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文化教学进行了热烈、持久而有意义的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616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