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对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基础性研究:1901年,John.Crowell在《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这一美国政府报告文中说了农产品配送成本和费用的各种影响因素,首次拉开了认识农产品物流的序幕。Weld通过对农产品的市场销售的研究,分析了物流活动在创建各种价值,如产品,时间,市场及场所中的重要作用。Sandholm是最早从网络的构建和算法这些方面农业电子商务的交易机制做了研究研究。以Monczka,Hau,Castle和Trent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首先开始注重物流活动中的各种功能要素的整合,特别是研究了信息化 或电子化农产品的物流,运用运筹学的原理以及优化的技术,研究了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的有效合作以及合理分工的问题。46685
在农产品的物流流通模式的探索研究上:Alan (2003)分析和探讨了英国食品供应链的运输效率。Vorst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物流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Boehljeand和Schrader建议将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重心从产品市场慢慢的移动链条的纵向协调上来。Omar 和Villalobos在2011年建立了一类混合规划模型,这种模型不但考虑了价格估计还考虑了资源可用性这一系列的传统因素,更加考虑到了价格动态和产品腐烂,运输以及库存成本等一系列流通常被忽视的问题,用这些来指导墨西哥西北部的大型鲜活农产品种植者的物流配送和生产。Pornthipa在2011年分析了泰国山竹的物流成本结构,他研究认为必须鼓励农民之间以及农民和采购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排除山竹在流通过程中的非增值活动,构建物流新模式。
2 国内研究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入我国,早期的研究大部分主要集中于物流的理论还有政策的问题上,此外大部分还集中在物流外包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研究方向。在二十世纪中的后期,明显扩大了关于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视角所涉及的问题,论文网渐渐的趋向成熟。翁菊梅在2003年在《当前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电子商务与物流模式的选择》这一文章中说过: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瓶颈一定是物流问题,主要问题是配送系统的落后。王小丽在2004年的一篇文章中研究发现电子商务物流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物流配送问题,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以后,没有一个有效机构能够对社会物流配送系统中的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的适时的,适量的转移服务。
陈静(2011)从流通模式,贸易,运输,和存储条件,信息流通方式出发,并发现了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还是农产品安全。倪秀英(2008)在一篇文章中觉得,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应该结合国情和整个物流业的发展,各种物流模式共同发展都应该进行鼓励。杨光华(2009)对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模式也进行了研究。李学工(2007)开始从实践的角度,把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当作一个例子,对蔬菜进入超市的流通机制的和农超对接模式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肖红(2012)则对鲜活农产品流通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指出了鲜活农产品的价格偏高的一系列的问题。黄勇(2007)发现农产品物流发展缓慢主要就是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魏国辰和王莉莉,谭阳彪 (2008)都是以农产品供应链为基础,进行研究并且利用了农产品追溯,和农产品物流模式,农产品物流联盟构建的角度,对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从参考和整理文献可见,我国在物流配送方面的规范研究要远远的多过于实证研究,大多数都是注重物流配送理论研究,对物流配送的实际操作性不强,虽然国内学者在研究时也与实际结合,但也只是对国家或行业相关政策的解读和验证,从而使实质性的物流配送研究变得很慢,同时国内研究电子商务与物流活动的关系的成果还不是很多,主要都是从理论出发。论证我国物流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物流的发展必须适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因此提出了第三方物流,物流一体化,共同配送的配送模式,但理论还是占大部分,实际应用还是存在的问题,要想用于实际操作,还要不断修改,论证。而国外主要着眼于物流的基础设施,物流供应链和市场竞争机制的角度,偏重与量化的技术性研究,对于物流的战略性研究和体制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国外先进国家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时候,物流也几乎发展到了相应的水平,几乎能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所以在国外蔬果的电子商务早已流行。参考文献 农产品物流模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