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民等(2014)认为我国高校智库存在研究成果的决策贡献率低、社会影响力不强等问题,并提出营造重视高校智库的社会环境、构建高校智库的多元关系网络、健全高校智库运行的体制机制和提升高校智库的整体服务能力等建议。杜宝贵等(2014)从不同层面分析了我国高校协同建设不足问题,并指出我国要建设特色高校智库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顶层机制设计、高校内部运营、教育资源配置、国际交流合作、多学科交叉发展,推进我国高校智库协同发展。邹巍等(2014)在分析我国高校智库目前发展中具有的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也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思想观念的转型、智库定位、管理体制创新、打造品牌智库、人才素养提升。同年学者李名梁以天津市各大高校智库发展为例,分析了天津高校智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地区高校联盟加强资源流通、完善评价体系等建议。
2、 关于国际高校智库建设经验与比较研究
潘忠岐(2010)认为欧洲高校智库注重学理性研究,研究最大的领域当属欧盟一体化进程和近邻政策,以中国为对象的研究中心和研究项目近年也在欧洲大学不断涌现。任玥(2014)通过中美智库比较研究,认为美国主要高校智库在制度上具备经费独立、组织结构与决策独立、研究成果审核严谨独立三方面的特性。陈英霞等(2014)分析认为胡佛研究所采用灵活多样的聘任模式和组织方式确保研究质量和影响力,通过研究所和大学其他院系之间良性运转的“内部旋转门”,促使自己的强势研究领域与斯坦福大学优势学科相互支撑,从而达到研究所和大学的双赢。陈娟等(2015)以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创新中心为例,分析了高校智库平台建设的开放式全面协同创新图景,为我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述评: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我国智库及高校智库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的描述,实证调研文献相对较少;关于我国高校智库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在近两年才关注,对于国外典型高校智库发展经验、我国高校智库发展影响因素及运行机制等本土化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我国智库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基本问题,如相关概念不清晰、未能概括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以及没能提出一些实际可操作性的建议。
[1] Diane Stone.“Recycling Bins, Garbage Cans or Think Tanks? Three Myths Regarding Policy Analysis Institutes”[J],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7,85(2):259-278.
[2] Josef Branml.U.S and German Think Tank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German Policy Studies. 2006, 3(2):222-267.
[3]陈斌.高校智库建设:服务社会的应然与实然[J].高校教育管理,2014,06:56-60+65.
[4]陈英霞,刘昊.美国一流高校智库人员配置与管理模式研究——以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4,02:66-71
[5]陈娟,李建清.开放式高校智库平台研究——以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大创新中心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5,02:117-120.
[6]杜宝贵,隋立民,任立云. 我国高校智库协同建设路径探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14,04:8-12
[7]高振强.地方高校智库的属性及其发展策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03:37-43+102.
[8]顾岩峰.我国高校智库建设路径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76-79.
[9]李名梁,王文静. 天津市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 天津电大学报,2014,03:63-68.
[10]文少保.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34-38+44. 智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5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