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年轻员工的特点
年轻员工生活在中国社会情况剧变的年代,经济社会的转型,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代化通讯手段的普及,生活水平的逐渐富裕,再加上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都使得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与父辈相比有很大的差别,这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关注。
① 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年轻员工大多数都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缺乏与兄弟姐妹的沟通,也缺少和别人分享资源的经历,有较强的所取意识,习惯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而控制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不足。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更容易强调自我。
② 缺乏团队合作能力。
年轻员工喜欢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与人交流,而不愿面对面与他人交往,因而缺乏沟通和协调能力,更不擅长妥协和忍让,从心理上就厌恶与他人合作。在企业里时常会发生这样的状况:把工作交给几个年轻员工共同完成,通常效率很低,但单独交给一个人做,则会很快完成。
③ 难以应对压力。
抗逆能力是需要环境的激发才能被唤醒的。与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的父辈相比,年轻员工没有经历过较大挫折,所以他们的抗逆能力便比较差。初入职场遇上一些挫折后,有的人就表现为自我否定或者价值感的丧失,有的就表现出心理失调,比如吸毒、犯罪或自杀。(吕翠 周文霞2010)
3 相关管理理论
增强心理复原力实质就是对员工抗压、复原力的管理,从员工心理复原力影响因素的四个层次入手。邓莎(2011)分别从个体、群体、组织内、组织外四个维度着手,就如何提高员工心理复原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个体:内在力量的自我修炼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提升心理复原力的第一步。应当注意不要把面临逆境看成是无法超越的难关,而应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和打击,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
(2)群体:融入群体的协同组织中。员工都有自己所属的部门或组织,因此员工心理复原力的管理离不开群体的影响。
(3)组织内:依附组织。化雎力为动力,职场上要求员工具有强大的心理复原力来应付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及人际关系问题。
(4)组织外:融入社会,打造和谐的关系。员工心理复原力的管理离不了家庭和杜会的束缚。而夏立斌(2009)提出了制作员工职业履历,他认为通过员工职业履历,能够帮助员工思考他们对与组织的贡献以及他们的工作能力水平。编制员工职业履历的过程又被称为“工作经历思考”。这种方法,帮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状态进行一定的总结,从而达到提升自信心以及心理复原力的目的。 论文网
此外,Master和Reed(2002)指出,有三种策略可以开发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复原力:
一是提高复原力资产。心理复原力资产包括社会资源、心理资源和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社会网络、互惠规范以及由此引发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环境给他们带来的资源,能使年轻员工在必要的时候获得支持和帮助。心理资源是指个体在成长与发展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使个人成长和提升绩效的心理资源,能够引起员工积极的组织行为,如乐观、希望、自我效能、幽默感、情绪智力等。人力资源指通过教育、培训、劳动力迁移等获取的聚集在劳动者身上的学识、技能的总和,使年轻员工拥有足够的优势和能力去面对困境。 心理复原力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7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