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王增武,赵湘莲(2011)建立了理财产品市场的研究框架,以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期望收益率,超额收益率,最差值,最佳值,止损额度这六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评下。得到结论是收益因子和风险因子这两个指标构成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核心指标。这两项指标对风险规避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示投资者不能只靠理财产品销售市场上公布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来做出决策。
4 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估
秦宏昌(2009)指出了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其中包括:1.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对客户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评估工作流于形式。3. 产品宣传中风险揭示明显不足或有意弱化风险。4. 没有建立完备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机制、没有很好地向理财客户提供准确及时的资产变动期末资产估值等重要信息。5. 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管理存在不可忽视漏洞,而且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常常会引发投诉争议甚至诉讼。除了这五点理财产品本身的缺陷以外,广大普通投资者将银行理财等同于储蓄存款,将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误认为是实际收益,忽视收益的不稳定,将口头宣传等同于合同约定,还有盲从心理和投机心理。这些金融消费者的误区同样增加了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
许淑红(2011)提出了快速发展的理财业务会使风险聚积,并从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这六个风险点入手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发现了无论是对商业银行,还是金融市场而言,风险仍然徘徊在银行体系之内,而风险转移已经从银行转移到了投资者身上,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主要是投资者。银行并不是理财业务风险的真正承担者,投资者才是最终损失的承受者。
参考文献:
[1]孙从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供给行为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8):25-27.
[2]陆敏,王增武,赵湘莲.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评价研究[J].上海金融,2011(2):42-44.
[3]孙从海.城市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结构与展业策略:基于银行理财产品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2(2):36-39.
[4]徐溪.商业银行结构类理财产品定价模型扩展及其效果评价 [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17):84-86.
[5]郝悦,杜跃平.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品牌与顾客投资选择分析[J].商业研究,2010(9):87-91.
[6]纪崴.银行理财产品:规范中创新发展[J].中国金融,2011(5):89-92.
[7]张鹍,陈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及特点研究[J].投资研究,2011(1):48-51.
[8]许淑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转移与监管制度[J].新金融,2011(3):25-29.
[9]樊志刚,胡婕.理财产品热的理性思考[J].中国金融,2011(24):23-25.
[10]祝红梅.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的实证研究:从利率市场化的视角[J].投资研究,2012(9):27-30.
[11]谭莹,李舒.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2):31,60-62.
[12]陈金龙,任敏.多资产的股票挂钩保本型理财产品定价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11):63-70.
[13]李鹏.基于AHP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J].上海金融,2009(2):79-82.
[14]廖琦.略论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及定价[J].商业时代,2009(26):102,77.
[15]胡云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J].上海金融,2006(9):72-74.
[16]刘洪节,王金艳,康秀丽.浅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12.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7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