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系统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想要添加社会标签时,不需要通过复杂的软件,只需要通过任何一台已经联网的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进入标注网站,便捷的特点使得图书标注系统更加受读者欢迎,为读者能够更好的阅读图书提供了便利。图书标签系统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几个著名的网站体现的。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Library Thing [1],它是全球最大的存储和共享个人书目的社会编目网站,在国外其他类似网站中占据主导地位。之后Book bump等一系列商业性的图书标注网站也开发了图书标注功能,在此之后,一些在线读书网站也纷纷引入了图书标注系统,例如Good reads。以亚马逊书店为代表的网络书店也同样采取了这一措施。在一些图书馆的网站中,为方便用户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借阅的图书有所把握,就允许读者为OPAC中的每一书目添加标签,同时允许将标签加入到个人的用户图书馆中,这就使得用户在检索图书的时候 ,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检索方法进行检索,更加可以通过标签对图书进行检索,为用户检索提供了便利,这其中的代表主要有Penn tags[2]开发了这一功能的联机数据库中,World Cat就是典型代表。正是由于图书标签系统的出现,才使得这些网站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66178
2 国外学者对图书标签的研究
图书标签系统的出现,让人们对它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因此国内外学者针对图书标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内容进行了研究。Thomas等人分别从图书馆的OPAC(联机公共查询目录)和Library Thing中分别抽取了十本相同的图书,通过比较所抽取图书的标签和它们所对应的LCSH(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标签和LCSH主题词的相似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证明了新产生的社会标注使得编目员提供的主题词得到了成功补充,为资源的标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他们看来,图书馆可以给用户提供这一功能,为用户的检索和自身的完善提供便利[3]。Morrison通过将几千个社会型的网站的书签与利用搜索引擎的主题目录进行信息的检索性能比较发现,利用社会书签网站的发展进行检索的结果是非常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运用更好的查询方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检索性能[4]。Steele在观察了社会标注以及在图书馆的在线目录中的使用情况之后,分析了包含LCSH在内的受控词表的优缺点以及提出了如何帮助LCSH更好的进行信息检索[5]。为了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数据,学者们同样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标签的数量和质量。Jane Hunter等人提出了通过将传统的编目方法生成的权威元数据和社区标注的标签合并的方法,激发参与者标注和注释的热情等[7]。而Penn Tags则允许社区成员标注站点、图书馆数据库中的文章及图书馆OPAC和视频目录中的记录,为数据检索提供更好的服务。
图书标签是标签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标签的图书标注的优势在于能更全面、准确揭示图书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能够改进内容交叉重叠的图书的信息组织,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8]。Kwan Yi等人研究了如何预测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词和社会标签之间的相似度[9]。Joohee Bae等人研究社会标签系统中的标签是如何反映用户的兴趣的[10]。Ning Da等人研究如何通过社会标签快速的寻找网络资源[11]。Allam H等人研究社会标签背后用户行为的动机[12]。Nanopoulos A等人研究社会标签和个性化音乐推荐之间的联系[13]。Boeije R等人研究社会标签对知识工作者的影响[14]。Kalamatianos A等人研究标签在标记数字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15]。Chunping Ouyang等人以豆瓣网为例,研究标签在文档聚类方面的作用[16]。Ning Da等人设计实验验证在社会标签模型下,用户手动标记标签后,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社会标签是否会被自动标出[17]。Biancalana C等人进行了一次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书签和标记技术的个性化搜索的实验[18]。论文网 图书标签系统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7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