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教育公平”先进理念的指导下,搞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现以有大量的论文论及“差生”转化的问题,笔者的论文是先从“差生”的界定、形成原因写起,再适当分析“差生开成的原因”,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71409
“差生”主要是指“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不得法,甚至扰乱课堂秩序,应试教育的背景,他们成了拖累升学率的“害群之马”,但教育要体现公平的原则,教育要改革就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搞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也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差生”形成的原因,从大的方面说,分为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包括了社会、家庭、学校,比如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忽视,家庭的“放养”、或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主观原因主要是指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如体弱多病影响学习,周遭的人对他们不屑也会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等。搞好“差生”转化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 帮助自己从多方面领悟“差生”问题,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最后使论文具有实践性。论文网
现将我参考的文献综述一下: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学基础》引介绍了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院)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高师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公共课教育学的调查研究情况,于2000年底开始策划组织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的编写工作。2001年6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家、教师在北京召开了“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研讨会。会上,大家认真交流了各校教育学公共课教材的使用现状,深刻分析了现有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的特色与不足,在充分汲取现有一些优秀教材营养的基础上,初步拟订了《教育学基础》的编写提纲和编写体例。
主要观点: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和信仰结构的人。应试的教育给了人们一种潜移默化的观念,要想成才,必须是接受过高等教育且成绩优秀的。人们对一个人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判断建立在成绩的好坏上,而“差生”并不符合这一社会要求,自然受到冷落。
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 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3年;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和各形式的业余大学。我们国家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所以以分数为基础的升学压力主要存在于中考和高考,“差生”问题在中等教育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是全日制普通中学。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 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论文的教师是狭义意的学校的专职教师。教师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被推崇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此神圣光荣又任重道远的工作当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胜任。论文网 小学差生转化工作文献综述: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8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