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沙僧的形象大致经历了从深沙神到沙和尚的演变过程:
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出现了一个深沙神,其实是《西游记》里沙和尚这个形象的最早原型。这里的深沙神是取经途中的一个障碍,书中提到唐僧两世取经失败都是因为被深沙神所吃掉。唐代贞观三年,玄奘取经路线是从天山北路过葱岭向西行,到达印度。途中路遇沙漠,深沙之神由此而来,反映了人们对沙漠这种自然力的恐惧。在这里,他主要是作为一个被战胜的对象而存在。
元代的《西游记平话》中,沙僧正式成为取经队伍的一员,但因为原作已佚,故对其性格难以把握。河北磁县出土的宋元间的磁枕上,绘有玄类取经图,其中最后一人手举华盖跟随在唐僧身后,当即为沙僧。71411
明初杨讷的杂剧《西游记》里,沙漠变成了弱水沙河,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那么深沙神也相应地变成了弱水怪。经过两百年左右的演变,他成了唐僧的一个徒弟,加入了取经行列,不过描写他的单独活动不多。值得注意的是,杂剧中交待了沙和尚的前世今生。他本是侍立在玉皇大帝身旁的卷帘大将军,因为犯了带酒思凡的罪过被贬入尘寰,以推沙为惩。
明代中叶吴承恩的章回体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弱水沙河变成了流沙河,弱水怪演变成了沙和尚。沙僧的性格形象已经趋于完整,他的人性、社会性逐渐增强,小说强调了他虔诚执着、勤劳本分的美德。他的罪过由“带酒思凡”这种有意识的行为,改成了“蟠桃会上打碎了玻璃盏”这种无意识的罪过;并且刑罚也大大加重了,由“推沙受罪”变成“七日一次,飞剑穿胸肋百余下”;由吃人恶魔变为了“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 2 ] 作者用充满同情和爱怜的笔触,赞美了一个平凡人的善良与平庸。当然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性格、行为前后不统一的情况,比如描写他在流沙河时期的凶神恶煞的性格较多,还有在他和猪八戒的挑担关系上出现了不一致。但是沙僧的形象描写还是比较成功的,他虽比不上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但也没有猪八戒的一身贪欲,他勤勤恳恳地做着默默无闻却又必不可少的事情。论文网
总之,这些演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头顶上都有一个“沙”字。沙僧形象的演变根本上取决于《西游记》主题的演变,从强调与大自然的蛮力斗争转向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折射出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二、现代关于沙僧的研究状况
现代以来,张静二、钟婴、刘士昀、曹炳建、张锦池、单良、伍林光等先生,曾从不同角度论及这个形象。几位先生几乎不约而同认定,沙僧并不是个性苍白的艺术典型,其无个性即是个性。略论如下:
分析沙僧形象的论文以张静二《论沙僧》(辑入刘世德编《国古典小说研究》)比较全面。张静二认为,在史实上沙僧“似有蛛丝马迹可寻;在文学作品里,则由绚烂的深沙神,变成了沉默的苦行僧。”谓沙僧:“相貌相当清晰,地位相当重要,而个性相当分明。”沙僧在取经途中表现了合作、顺从与随和的态度,经常担起调和与凝聚的任务。 不过,我们从另个角度看,后来的“和事佬”角色,与刚出场时凶相毕露,曾经两次吃唐僧的背景很不相称。显然,在故事发展中,深沙神的凶猛品性被改变了。 有不少人认为小说作者未能赋予沙和尚更鲜明的形象,是很可惜的。张静二说,文评家看待沙僧有三种类型:三藏型的对他无所置评;悟空型的说他和顺、忠厚;八戒型的指他柔懦、没有个性。我们以为这正反映了沙僧的形象并不鲜明突出。 《西游记》中沙僧形象文献综述: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8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