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碳排放规制与贸易比较优势关系的文献有两种观点。一类观点是严格的环境 规制将会降低贸易比较优势。Robison( 1988)的研究表明,对美国的环境规制强度进行分 析,发现美国对于环境规制有更加严格的控制,并且对于污染成本较高的产业偏向于进口,对于污染成本较低的产业偏向于出口[1]。Ederington 等( 2005) 通过对环境规制的内生性 进行考虑,发现贸易比较优势与环境规制成负增长关系[2]。李胜兰、初善冰等(2014)发 现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具有“制约”作用[3]。赵霄伟(2014)指出环境规制强度会对 地区经济增长起到负面效果,这是在推进工业化建设进程里不可跨越的必经之路。另一类 观点是适当的环境规制会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对贸 易比较优势起到促进作用[4]。 Porter 和 Linde(1995)首次使用理论和案例研究结合的方 式,阐述环境保护和企业竞争力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论证了双赢的可能性。在“波特假设” 的基础上,对通过科技创新,达到环境保护促进竞争力发展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阐述[5]。 黄德春和刘志彪(2006)发现环境规制在带来成本提升的同时,由于科技创新带来的效益将 会部分或全部抵消这些成本,进而完成环境规制提高生产效率的论证[6]。许冬兰和董博 (2009)发现环境规制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东部地区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进而解 释了东部向中西部进行污染行业转移的原因[7]。本文采用单豪杰(2008)提出的永续盘存 法对物质资本强度的进行计算[8]。张华(2014)用单位 GDP 工业产值对各省单位工业产值 污染治理成本进行修正的方式表示环境规制强度[9]。Solow、Swan(1956) 提出 Solow— Swan 模型,用人均储蓄与弥补折旧后的新工人资本之差表示人均物质资本存货量的增加 值[10]。71747
由于现今污染物减排主要表现在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限制。因此,本文在已有的文献 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二氧化碳规制强度以及其他传统的要素禀赋对省域贸易比较优势的影 响。我们将中国各地区 2000 年-2014 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碳排放规制强度以及其他要素 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存在于 我国各地区的博弈中,东部沿海地区二氧化碳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具有促进作用,中西部 地区二氧化碳规制对贸易比较优势具有削弱作用。论文网传统的要素禀赋以及二氧化碳规制等因 素对省域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完全如“污染避难所假说” 所说。经研究我们发现, 二氧化碳规制在一定限度以内对贸易比较优势具有促进作用,这也符合“波特假说”,但 由于我国还处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阶段,科技创新对贸易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在全国范围 看并不明显。而严格的二氧化碳规制会使得污染治理的费用上升,提高环境治理成本,进 而对省域之间贸易比较优势起到削弱效果。
[1]Robison H D. Industrial Pollution Abatement: The Impact on Balance of Trade[J]. Canadi 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economique, 1988, 21(21):187-99.
[2]Ederington J, Levinson A, Minier J. Footloose and Pollution-Free[J]. Review of Economi cs & Statistics, 2005, 87(1):92-99.
[3]李胜兰, 初善冰, 申晨.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 世界经济, 2014(4):88-11 0. 碳排放规制与贸易比较优势关系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8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