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形象的回顾与展望我国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研究伴随着旅游规划理念的不断提升而深入。刘锋在1999年发表的《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中称总体而言, 我国的旅游发展经历了80 年代的资源导向阶段、90 年代初的市场和产品导向阶段、90 年代中后期的形象驱动阶段[1]。张安则2001年则在旅游学刊发表《论旅游地形象发生发展中的几个效应问题及其实践意义》谈论人们对旅游地形象的各种驱动效应及其实践意义的认识,这直接推动了旅游形象策划研究[2]。我国旅游形象理论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林炎1995在《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一文中较早提出旅游形象设计是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3];白祖成1994 在《建设北京雄美迷人的旅游形象》中较早对北京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探讨[4];李克强、林炎钊于1995发表《构建城市旅游形象初探》极具前瞻性的从旅游形象设计的原则角度对旅游形象的设计进行理论分析[5];1990 年代以来, 以陈传康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对旅游地形象(Destinationg Image , DI)予以重视, 并在实践中提倡应用, 强调了文脉(陈传康将其理解为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在其中的重要意义, 并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1997) 、海南海口(陈传康、王新军, 1996)等地旅游规划中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 。李蕾蕾1998年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一书, 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形象的专著。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时间较短, 旅游形象研究基本上又是“任务带学科”方式, 起步也较晚, 特别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资金约束, 削弱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力量, 在旅游感知影响因素、旅游形象感知类型和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式等研究领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80492
虽然我国旅游业的研究理论不如国外深远先进,但明显国人也在逐渐认识到旅游业需要发展就必须要转型,不能一味的依靠固有的旅游资源来进行消费,需要重新进行形象定位,吸引游客。
1980 年加拿大学者Butler 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一文中, 借用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描述旅游地的演进过程。他提出旅游地的演化要经过6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稳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旅游地都不可能是长盛不衰的, 都有一个从发生到消亡的过程, 这就是所谓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者对旅游地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认知与评价, 旅游地形象也就会随着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而变化[6]。李蕾蕾1999完成并出版的《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一书也提出了如表所示的旅游地形象生命周期模式论文网
————————————————————————————————
阶段划分 形象特征 形象战略方向
————————————————————————————————
探索 知名度低, 探险者乐园 树立形象
起步 新兴旅游地形象 广告促销 旅游地形象策划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9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