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境反讽
表现人物语言行为的字词句段经过巧妙的组合就成为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情境,随着情节的推进演变在造就人物性格的同时,也推进了时间的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完整故事、一部精致小说的诞生、推进、谋篇布局的全过程。因而,情境的合理设置,就成为其中必不可少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简•奥斯汀在她的小说中就十分注重情境的巧妙设置和合理安排,做到了精简巧妙、合情合理同时,却又出人意料,千回百折。“所谓情境反讽,通俗一点说,就是故事的情节发展颠覆了本应发展的方向,这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9]“受嘲弄者对于自身的处境有所了解,因此,为达目的,往往采用一些自以为聪明的手段,而结果恰恰是事与愿违,结果与愿望往往背道而驰。”[10]
情境造成的反讽效果可谓层层递进,淋漓尽致,纵观整部小说,就像布拉伯德所说,在《爱玛》中,“反讽支配着小说”,“它有着丰富多彩的戏剧性”[11]。作品中,爱玛满怀热情地为泰勒小姐和韦斯顿先生牵线,让两人如愿以偿地共结连理,她本以为自己会为做成一桩好事而开心愉快,但失去了终日相陪、相亲相爱的朋友和姐妹,她心里余下的孤独悲愁而无处排遣,只能将全部心思用来替人说媒,以求精神寄托;爱玛竭尽所能地教哈丽埃特如何做一个淑女,并细心认真地为她和埃尔顿创造相处机会,帮助哈丽埃特嫁一个地位崇高的绅士,却没有料到埃尔顿会向自己求婚,最终导致小友伤心欲绝,错过了农民马丁的真心求爱;爱玛自以为聪明地与弗兰克讨论送给费尔法克斯小姐钢琴的神秘人物,并一次次在弗兰克面前嘲讽费尔法克斯是破坏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却丝毫未察觉那个神秘人物就是弗兰克本人,像猴子一样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不自知;爱玛以为弗兰克救哈丽埃特是出于对她的喜欢,进而更加努力地撮合二人,殊不知救人事件只是出于偶然,而且两个人都各怀心思,对此事漫不经心,只有爱玛自己在瞎操心,忙前忙后最后一无所获,险些祸及自身,错失所爱;爱玛掏心掏肺地为哈丽埃特寻找社会地位高、绅士有礼的对象,却不晓得自己一次次的说教已严重影响了哈丽埃特,导致她自我膨胀,不自量力地爱上了奈特利;爱玛一直固守独身主义,宣称自己一辈子不结婚,终身侍奉父亲,结果听说哈丽埃特爱上奈特利,幡然悔悟,原来自己一直在心底深处爱着奈特利,所以她再也不顾其他,立即就迈入了婚姻的殿堂,信念抛之脑后也全然不顾。
除此之外,小说也对各色人物进行了深刻讽刺。爱玛父亲表面上是一个老好人,骨子里自私自利,一直抱怨泰勒小姐结婚“可怜”,实际上想要她一辈子陪着自己;费尔法克斯小姐心机颇深,表面上沉默寡言,却听凭弗兰克玩弄爱玛而无动于衷,以此“报复”爱玛对她的不满;韦斯顿先生是众人眼中的好好先生,热情好客,却是为了满足自己吃喝玩乐的癖好;弗兰克是 一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明明早已订婚,却刻意隐瞒,将爱玛玩弄于股掌之上,没有一点惭愧之心;埃尔顿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恋爱结婚都是以金钱为前提,狭隘自私;哈丽埃特无知浅薄,听凭爱玛决定终身大事,自我膨胀而成为爱玛第二作家从多角度揭露人性的种种弊端,从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提出质疑。她极力反对物质社会的金钱欲望,反对以金钱衡量爱情与婚姻,追求进步的爱情观、金钱观、价值观,是对社会权威的反叛,为压抑的资本世界带来了一丝清新空气。总而言之,《爱玛》整部作品,反讽手法贯穿始终,是一部反讽大作,堪称经典! 论简•奥斯汀《爱玛》的反讽艺术(4):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