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品花宝鉴》中男风现象的成因分析

时间:2023-11-26 09:21来源:毕业论文
《品花宝鉴》中男风现象的成因分析,清代男风盛行,尤其是在士子和优伶之中。这种同性之间的暧昧的关系,源于历史,也源于个人。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入手,引用心理学、历史学

摘  要:清代男风盛行,尤其是在士子和优伶之中。这种同性之间的暧昧的关系,源于历史,也源于个人。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入手,引用心理学、历史学资料,分析《品花宝鉴》中男风现象的成因。91470

毕业论文关键词:品花宝鉴;男风;成因分析 

Abstract: Homosexual relationship was popular in the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among young men and actors。 The origin of homosexuality can be found both in history and inpiduals。 By referencing psychology and history liter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of gender inversion in PinHuaBaoJian源G于J优L尔V论N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Key words:PinHuaBaoJian; Homosexual relationship; Cause analysis

《品花宝鉴》,出版于1849年,又叫《群花宝鉴》《燕京许花录》《都市新谈》,一共六十回。小说以梅子玉和优伶杜琴言的爱情为主线,采用才子佳人式的叙事方法,展现了清朝时北京梨园的众生百态。同样是士子和伶人的同性恋关系,但小说将这种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情之正者”,如梅子玉和杜琴言,田春航与苏惠芳。另一类是“情之淫者”,如奚老土、潘其观。

男风,心理学上称同性恋,是指“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对异性虽可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1](P198)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也许是因为《品花宝鉴》曾经是禁书,所以对于此书的研究并非热门,特别是对于其中男风现象的成因分析更是少之又少。纵观所有与之相关的论文,各位研究者的观点、视角真是百花齐放、各有所长。例如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教授武云霞的《“软红十丈春风酣,不重美女重美男”——由《品花宝鉴》看清代士伶的性别倒错》一文,就是从名士和伶人的角度分别分析男风现象的成因;而西安欧亚学院闫月英的《建构与想像———从《品花宝鉴》的性别倒错现象看性别的意义生成》一文则是从临时定义、男权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也有从环境、教育、社会地位因素来分析,例如临沂大学文学院欧阳雨洁的硕士论文《由《品花宝鉴》窥男风盛行及其成因》;还有从作者的矛盾心态来分析,例如南开大学文学院梁建欣的《《品花宝鉴》性别倒错现象成因分析》一文。

以上几种思路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品花宝鉴》中男风现象的成因,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路并不仅限于此。

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做了许多研究,但是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过去一直认为,同性恋的产生与个体的童年经历、教育、生长环境等有密切关系。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同性恋可能与尚未研究到的遗传因素有关。

通常,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某一现象的成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生物遗传等。而外部因素又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同伴等。按照这个思路即可分析《品花宝鉴》中男风现象的成因。

一 外部因素分析

在外部因素中可分为家庭、社会、学校、同伴等因素,但是在《品花宝鉴》中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社会因素。

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不论古代还是当今,同性恋现象一直存在。在中国,同性恋的形成从先秦就已经开始。先秦时代可谓是“外宠时代”,因为此时有关同性恋的记载主要是关于国君及其外宠,如卫灵公与弥子瑕、楚王与安陵君、魏王与龙阳君等。其中魏王与龙阳君的故事广为流传,于是“龙阳”便成了男色的代名词之一。 《品花宝鉴》中男风现象的成因分析: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896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