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情冷漠、金钱至上等腐朽的社会风气
诚然,爱玛为自己婚姻和爱情的悲剧要负责任,但是当时她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导致她爱情与婚姻悲剧的凶手。复辟王朝后期和七月王朝统治时期是女主人公生活的年代,这在法国历史上正处于巨大的转变,在当时等级制度还比较明显,尽管封建贵族在政治舞台上已经日趋没落,对政治经济上的主宰也不复存在,可是整个社会对贵族的仰慕仍然不止。爱玛父亲希望将女儿培养成贵族式的女子,这显然是异想天开,不过因此也让我们看清了爱玛那些不切实际幻想的起源。处在那个时代,有像爱玛的父亲那样比较有钱的农民,也有像侯爵那样体面的的贵族、罗道夫一样的乡绅、当然还有像勒乐一样奸诈狡猾的的卑鄙小人,从这些人身上也可以看到这个社会暗涌的利益风气。例如,包法利的母亲为他选择妻子时,选择了一个相貌丑陋的有钱寡妇,还是排除了一切竞争者得到的。爱玛的父亲愿意把女儿许配给包法利也是因为嫁妆的缘故……当时的法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进步,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心浮躁,结果导致人们只知道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在小说中,不管是哪一个阶层的人都对金钱有一种近乎虔诚的崇拜与追求,就连教堂的神甫虽然象征着圣洁,文献综述平日里也不免为温饱问题所左右,福楼拜在小说中也客观地阐释了爱玛悲剧的成因与资产阶级社会脱不了干系。人们对金钱的狂热,金钱带来了无穷的罪恶,爱玛虽然也爱金钱,甚至对于生活的品质有着异于常人的执着,但是她也有真情实意,她借债在情夫面前挥金如土也是为了维护感情。可强烈对比的是,她的情夫罗道夫比她有钱却无情,他不肯在爱玛身上花钱,一边心安理得接受爱玛的肉体和金钱,一边在心底鄙薄爱玛的真情付出,迷惑爱玛时满嘴甜言蜜语,谈到借钱时就态度骤变,如此冷漠的人心也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风气。这里,作者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丑陋的嘴脸,最终令爱玛绝望的是爱情,那些昔日对她说浪漫情话的情人们都离开了她,于是她的心死了,情人的虚伪和欺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罪恶风气造成了人性的丑陋。
在当时的法国,男性在精神和性关系上都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表现出社会对女性的的压制和统管。包法利是爱他的太太的,可是他的爱太过于简单和形式化,爱玛只能拼命压抑自己对于感情的需求,直到罗道夫挑起了她的欲望,她沦陷在他编织的网里并一发不可收拾。爱玛从出轨事件中得到了很多心灵上的满足,她甚至为自己拥有一个情人而洋洋自得。那时的妇女被剥夺了太多的自由,女人不能出去工作,在公共场合女人不能扮演积极的角色。没有职业意味着她们经济上不能独立,这样女性的人身自由就会处处受牵制。虽然爱玛不愿受礼教的束缚,但是在重大事件上(比如搬家)还是要由包法利做主。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要求爱玛去做的,当她被平庸烦闷的生活所束缚时,她没有别的办法来分散注意力,出轨只是为了满足自身对理想生活的幻想。然而,冷酷的现实一再地将她推入冰冷的深渊,她踏上这条不归路之后便再也无法停下来了。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爱玛临死前叫道“瞎子”是对她短暂的一生的最后的醒悟,只可惜她领悟得太迟了,她毕生的追求就是对爱情的追求,花前月下的浪漫是她对爱情的理解,可惜她始终不明白,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爱情,她的婚外情不能说没有爱,只是不那么纯粹,根本就没有真正达到她心中的要求。现实的婚姻没有了激情,丈夫的平庸让爱玛看不到爱情的希望,正是这种无望和激情的缺乏,把她推向了罗道夫、莱昂这些虚伪的男人。爱玛不忠于丈夫,也背叛了自己的家庭,但难能可贵的是她一直在努力去超越自身、超越现实的桎梏,这种不甘于现状、超越时代向上的毅力和精神也是那个时代女性普遍所缺乏的。对于那种她自以为是美好的爱情,在精神上她是全力以赴真挚而诚恳地去爱的,只是那个时代,女性有太多的无奈,爱玛身上体现出的活力、激情、追求等不仅是她个人的,也是女性和人类共有的,可是吃人的社会环境却一步步将爱玛消磨,让她在现实中迷失了自我,结局也就注定是爱玛在无望中走向爱情与婚姻悲剧的深渊。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爱情悲剧爱情的悲剧之花(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