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社会安全事件的媒体舆论引导研究(3)

时间:2017-03-04 14:50来源:毕业论文
在社会安全事件的舆论引导过程中,媒体通过合理的议程设置,能够产生积极地社会效益,为社会积累正能量。报道事件中盲目跟风和过激行为,分析因事


在社会安全事件的舆论引导过程中,媒体通过合理的议程设置,能够产生积极地社会效益,为社会积累正能量。报道事件中盲目跟风和过激行为,分析因事件产生的损失和对公众自身所造成的危害,使公众自觉克制过激行为。剖析事件中正面案例为公众和社会带来的有利效果,让公众自身产生抵制消极社会因素的观念,从而转变公众的思文方式,在以后可能发生的危急时刻,理性思考冷静面对危机。媒体合理、有效的舆论引导能够在公众间形成广泛的认知观念并培养公众理性看待事件的能力。
借助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可以使政府积累危机处理经验,进而防止突发事件的反复发生。从长远角度来看,媒体对事件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及时的总结、概括和反思,可以促进政府反思事件应对中存在的缺陷,完善危机应对机制,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防范社会安全事件的重复发生。
二、社会安全事件的媒体舆论引导方式
在社会安全事件中,媒体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应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借助不同的传播方式,主动出击积极应对,迅速投入到事件中,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扩大传播范围,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一)及时应对抢占舆论引导高地
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和严重的破坏性,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震撼,极易激起公众的知情欲望。因此,较早到达的信息往往会对公众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传播学中有这样一个定律:首先进入人们记忆中的信息具有先导性和稳定性,后来要改变这个信息,需花费7倍的功率。”此定律说明信息传播速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样就要求媒体在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要尽量确保新闻信息的时效性。
2012年9月15日至16日,因日本“购岛”问题引发了全国各地共52个地市的游行活动,频频出现打砸抢烧事件。由于政策和利益等方面的原因,媒体在这起事件发生的初期中处于“失语”的境地。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一些关键信息没有通过权威发声渠道传播给公众。微博、论坛、手机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媒介代替主流媒体成为“钓鱼岛打砸抢烧事件”消息传播的主力军。但是,经这些渠道传播的消息多数源自网民,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调查,往往具有很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公众接收到这类负面信息后,本就不安的心理就会更加的躁动,以至于各地的打砸抢烧情形愈演愈烈,过激行为层出不穷。因此可见,为了有效的舆论引导,媒体必须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出快速而准确地反应,迅速抢占舆论高地。一方面,积极投入到事件现场进行报道。另一方面,督促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促使政府意识到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真实才是化解危机的第一要义。媒体能否做好社会安全事件舆论引导,关键所在于是否能够快速地投入报道,抓住舆论主动权。 社会安全事件的媒体舆论引导研究(3):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37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