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son(2001)认为,1970 年后,一个明显的现状是大城市已经成为产业资本化集聚的中心,经济重构开始出现远离大城市的趋势。同时,乡村区域也经历了全球经济重构——后产品时代乡村(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乡村功能从产品生产转化到成为消费、旅游、休闲地[8]。25297
Hoey(2005)提出了生活方式移民(lifestyle migration)的理念支持创意乡村发展,人们选择乡村定居不仅仅是出于经济考虑,而是综合“生活质量”和“适于居住性”的综合考虑。从城市转向农村的动机来自城市生活的问题和乡村生活的好处,创意生活方式移民主张改变生活和慢节奏的生活品质,重新调整“工作——生活”的平衡关系[9]。论文网
Bell, B. and Jayne, M.(2010)对“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创意城市——创意乡村”发展历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促进乡村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政府建议[10]。
2国外实践模式
荷兰的创意农业定位为高科技创汇型。荷兰的人均耕地面积也只有约 0.07公顷,相对局限的农业条件,促使荷兰在农业模式上不断创新。荷兰几乎囊括了所有大宗出口农产品,其番茄、马铃薯、干洋葱等的出口额均居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大的蘑菇生产国、乳制品出口国、禽蛋出口国和花卉生产国,其花卉产业最具代表性,世界花卉进出口贸易的 67%来自荷兰。此外,荷兰的花卉产业与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市场消费需求等有机结合,形成了良性互动,一系列创意农业发展模式使荷兰发展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第三位世界农业领先大国[11]。
德国的创意农业定位为社会功能生活型。其创意农业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市民农园和休闲农庄的形式体现出来。将小城市和郊区的农田租给公众,公众可以在他们租来的土地种植农作物,花卉,蔬菜,但绝对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通过亲身耕种。市民可以享受回归自然以及田园生活的乐趣[12]。
英国的创意农业定位为旅游环保型。英国是世界工业起步最早的国家,80%以上的城市人口长期远离大自然,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将农业旅游地点设在农场中,每个旅游景点都为游客提供了亲自参与的机会,并设置农业展览馆,配备导游和解说,让游客充分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日本的创意农艺定位为综合功能型。
日本自 1978 年“一村一品”运动的兴起后,逐渐形成了“多功能致富型”的创意农业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了第优尔产业的概念,主要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的综合性创意农业[13],以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为重点,以创建绿岛农业为目标,第优尔产业的出现带动了日本农业的活力。随着日本加入WTO,日本也采取了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推动第优尔产业的发展。
2国内研究
中国创意农业的实践起步晚,依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自从创意农业的提出,大量的文化农业、景观农业、艺术农业、植物工厂陆续出现,受到了投资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全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四川、江苏、浙江等省市都陆续开展了创意农业的实践建设 创意乡村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8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