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庆文化研究。宋梅(2008)以西迁节、那达慕大会和葡萄节为例,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对新疆的节庆文化进行文化内涵探讨、价值分析,对其保护利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萨仁图雅(2009)用实地调查资料和国内学者对科尔沁蒙古族节庆文化的研究成果,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科尔沁蒙古族节庆文化的定型,对节庆民俗现状做出文化解读,并得出节庆文化变迁的四种状况。马娟(2015)认为节庆是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并且就南宁市节庆文化发展的主要成效、影响南宁市节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三,节庆营销研究。王光溥、连建功(2007)在节庆营销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节庆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消费者行为、营销市场组合等方面对节庆活动营销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网络营销、全球营销、绿色营销、联合营销是节庆活动营销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刘陆(2008)本文对以往节庆研究进行了总结,从理论角度研究节庆旅游营销活动,以洛阳牡丹花会为例,实际探讨了洛阳牡丹花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研究。何叶荣(2012)在分析节庆文化产业营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节庆文化产业营销的多维模型,即通过构建基于品质策略、市场策略、人才策略、跨越策略、品牌策略、管理及服务策略的节庆文化产业营销模式来促进节庆产业经济的大发展。樊敬丹(2013)应用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现代节庆旅游的新媒体营销展开研究。
第四,对网络节庆的初探。国内对于网络节庆缺乏清晰的认知与定义,大多数认为网络节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主要由网络流行文化驱使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张九、海高嘉(2012)在《网络新兴节日发展评析》中认为,网络新兴节日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既有娱乐宣泄功能、交友婚恋功能、经济功能、政治文化功能等积极的社会功能,也引发不健康的婚恋心理和模式、网络社交的诚信问题、非理性消费、挤压主流节日文化等诸多消极的社会效应。仇小琳、赵帅帅(2014)探索了网络节日流行的社会根源及其文化意义。黄立佳(2016)在《网络节日的形成驱动及传播特征》中通过梳理当前我国网络节日的现状,分析网络节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网络流行文化的驱使、现代营销的新生力量、符合当下网民的心理需求等三方面,并阐释了其传播特性具有自发性、互动性、延展性等特点。王霜奉(2016)认为网络节日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网络与传统习俗碰撞和融合的产物,它与传统节日一样,承载着人们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真实片段,不同的只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五,节庆网络传播研究。国内大多数文献强调了网络对于节庆传播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扩大传统或民族节日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一些网络流行节日也通过网络不断传播开来。因此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对节庆的发展做了一些探讨。吴定勇(2012)以侗族为案例,分析了网络媒体对于民族节日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韦铀(2015)则强调了互联网时代民族节庆的传播,马瑜遥(2016)也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在互联网时代下应如何开展节庆活动,何炜、韩忠林(2013)论证了传统节日网络传播的必要性及方式,谭沁(2015)阐述了“微时代”下,微信与微博等技术手段对传统节日娱乐及传播的突出作用,王磊(2015)将互联网创新节目形态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汤元珠(2015)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出发,以淘宝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个案,试图发现在网络节日这场仪式中,人们分享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又是如何通过意义的共享,实现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维系。郭奇珍、雒仁启(2014)根据人造节日传播与网络传播特性的联系,力求探究人造节日开展网络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国内外节庆营销传播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9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