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有学者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性化者比例为33.01%,约占1/3,这其中女性占84%。中性化,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在媒体中接触到的“花美男”或者“春哥”“曾哥”,而成为我们身边鲜活的案例。
另外,媒体舆论的导向也似乎倾向于将中性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力量”大肆传播。中性化服饰、中性化装束等等成为不少商家趋之若鹜追求的新卖点,有的人甚至花费数百上千元去做一个花美男的发型,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中性化,已经沦为卖点。66417
大学生作为一个最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其思维活跃,并且敢于向传统文化挑战,敢于坚持自己的追求。对于中性化这一新生事物的接受与传播,大学生群体当然首当其冲。那么大学生群体当中中性化的现状是何样的,是否呈现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另外,造成大学生中性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都成为大家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对于中性化的研究文献非常之多,虽然关注的焦点可能略有不同,但研究的方向无外乎中性化的定义、中性化的原因分析、中性化的现状描述以及中性化带来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1.中性化的定义
1.性别角色的定义
首先,人生而有性别之分,即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学和解剖学上的区别。性别承载着人类精神、人格和社会规范,是“指男性和女性之间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差异”,“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社会建构有关”。
性别角色是与男性或女性相关的社会角色,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Constantinople(1973)曾对性别角色研究作了里程碑式的综述,并试图对它进行理论性定义。他的结论是,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这一定义不仅过于宽泛,而且将两性生理差异包括在内,这一点遭到所有研究者的反对。Gilbert(1985)曾论述“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可见,性别角色至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两性的生理差异,另一个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Yoko Sugihara(2002)指出,性别角色是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当中人们的性比角色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一点是被许多研究所证实了的。当人的生理性征被知晓时,便开始了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家庭、学校、媒体和同辈群体等社会化机构,使得社会成员接受、强化和内化符合自身性别的规范和期望,满足社会的性别期待,为社会所接纳。论文网
2.何为中性化?
中性化,它指的是社会中的个体具有性别不典型的特点。早在三十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就曾预言过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就包括性别的中性化。国外对于中性化研究较早并且得到大家认可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andra Bem)。她在1974年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简称BSRI),她用此量表测试,把人的性度分为四种: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以及中性化(不典型)人格。
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桑德拉·贝姆并没有澄清“中性化”和“双性化”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也没有注意到性别角色特质中既适合男性又适合女性的特征——中性特质的存在。因而,这些学者就在其研究中根据不同性别特质所占地位和作用,将性别角色类型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中性化和未分化等五种。对于中性化和双性化的区别,逄伟(2009)在其《青少年中性化评述》中这样界定: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兼有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气质,双性化并非“变态”,而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综合了异性优秀特征。而中性化个体在性别角色表现中,男女性别成分都不高,它可能导向抹杀性别差异的发展。 大学生中性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