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上对于中性化与双性化不同的定义来看,我们平时所谓的“中性化”其实是对性别角色当中的双性化与中性化的混淆,也就是说“中性化”侧重的是对形象特征的概括。本文所要研究的大学生“中性化”现象,指的是作为“一种理性的性别特质”的中性化严格意义上说即为“双性化”(侧重对人格特征的解读)的现象。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性别调查问卷来统计双性化在大学生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并且分析探讨大学生群体中性化的造成原因。
2中性化的现状描述
对于大学生性别角色测量的研究由来已久,1998年,李少梅研究中大学生双性化者所占比例为19.4%;2000年,钱铭怡研究得出大学生双性化者占27.9%,中性化(未分化)者占26.2%;2002年,侯秋霞研究得出大学生双性化者占27.7%,2004年,卢勒、苏彦捷研究中双性化占31.7%;2011年,刘电芝等调查得出大学生双性化者占33.01%,中性化(未分化)者占30.25%。
在这些研究当中,研究者对于性别角色的调查大多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使用较多的问卷是《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在这个量表中,能够体现男性的“工具性”特质的因素包括“领导力、男子气、理性和大度”四个方面;能够体现女性“表达性”特质的因素包括“同理心、女子气、勤俭心细”三个方面。研究者们大都倾向于将研究对象划分为男性对象、女性对象、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城镇户口、乡村户口这几个维度交叉分析。这种研究的方法对于大学生群体当中各种性别角色的人群所占比例的调查数据比较详细。并且由于调查者对于被调查对象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归类,也方便对每种不同类型的被试对象之间进行对比,得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之间中性化现象的比较。
3中性化的原因探讨
林晓珊(2009)从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消费zhuyi的兴起这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中性化风潮的形成。他认为,首先,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农业和工业时期的性别分工已经被新的性别结构所取代。而且,当今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生活在不同风格群体中的个体由于受其文化的影响,其性别特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仅仅是男性与女性这样一维对立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中性化的现象。 其次,社会结构的转型,使得消费zhuyi意识形态在我国不断兴起,所有与消费zhuyi有关的东西,比如选秀节目、媒体广告、服装时尚等,都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将中性化的性别气质塑造成为一种时尚。
张莉(2003)在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性别对双性化者的人格影响较为突出的表现在心理健康方面,男性双性化者比女性双性化者更容易表现出病态依赖、性适应问题和反社会行为。年纪和民族对双性化者性格影响特征不多,高年级双性化被试较低年级被试更具责任心,更少出现性适应问题;不同民族双性化者中,白族较汉族和彝族更注重亲情,汉族较其他两个民族更具防御性和纪律性。专业队双性化者分量表水平的性格特征的影响较大,例如艺术类学生和体育类学生的差异就较为明显,后者更加务实、有责任感更为老实和传统。来源地对双性化者分量表水平上的性格特征也有较大影响,但来自城市与来自城镇的双性化者间除亲情分量表外没有太大差异,其他众多差异多数与人们在生活中的认识较为一致。
邹萍(2004)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约占14%;不同地区的生源性别角色类型差异较大;女大学生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与个性气质类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双性化人格与多血质气质类型有着更多一致性,具有明显外倾性;双性化人格的形成主要受家庭(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态度及母亲的个性特点影响。 大学生中性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