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课题概述
1.4.1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周围环境的质量,尤其是滨水区等重要景观区域。而其中建筑小品的设计与建设更是滨水区设计的重点与亮点。但是往往由于设计者不够重视,设计针对性弱,建设周期短、速度快,而导致了许多建筑小品的设计与建设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场所感、亲水性设计不足。滨水建筑小品最大的优势是其所处的滨水环境,人们身处其中的时候,非常希望亲近水、亲近自然。而恰恰很多建筑建筑小品却缺乏亲水性,这正是我认为在今后的设计中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2)人性化设计欠缺。设计中忽视使用者的参与和意见,对人的心理、行为考虑太少,从而导致尺度失调、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不良、场所感不强,位置欠佳、无法服务弱势群体等诸多使用问题。
(3)地方性、文化性不强、情感依附性欠缺。不同的地区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风格和性格,有其自身的文化传承。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都不相同,地理、气候、历史、文化千差万别。而当今滨水建筑小品的设计中,却往往盲目模仿,不考虑各地的地域、文化差异,最终导致各个地区的建筑小品相互雷同,缺乏识别性。[6]
1.4.2 城市湿地公园园林小品的特点
(1)湿地主题的反映
不同的城市湿地公园在规划时都有各自的主题,主题的定位常常取决于湿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然而最终主题的体现除了依靠景点内容以及游线的规划设置外,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分布在湿地中的大量园林小品。因为它多样的材质组合、丰富的形式变化、直观的文化元素,以及和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灵活的构成方式都能够在满足游人使用功能的同时起到突出主题、表达主题的作用。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之中的凉亭设计,在材质的选取上采用茅草做屋顶,原木做亭子的梁柱,造型古朴自然,与周边雾气萦绕的水面和自然式栽植的乡土植物所表达的氛围充分融合。从这处小凉亭的设计就可以看出西溪湿地公园的主题定位于保留原有的湿地水网风貌,景观设计中融入西溪当地特有的渔耕文化,营造古朴幽静、回归自然的游赏环境(如图 1-4-1)。
图 1-4-1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某凉亭
(2)科普教育的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或者一般意义上的水景公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负载着历史文化保护、民俗文化延续、湿地文化教育和普及等社会功能。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在园区内建立湿地科研教育场馆来实现,但是湿地公园中建筑体量有限,而且仅仅采用这种集中教育的形式并不能取得较好的科普效果。而园林小品凭借其位置分布广泛、体量精巧、形式变化丰富能够成为湿地知识普及与教育的良好媒介。特别是园林小品中的展示设施和音频设施,如宣传牌、图片画廊、湿地讲解系统等。它能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触及人们的感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湿地环境的可贵,认识湿地保护和利用的价值与意义。 生态湿地公园园林小品景观设计+答辩PPT(3):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3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