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46
脑血管疾病目前居居民死因的第一位,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脑血管类疾病的手段包括物理治疗。论文网药物治疗以及新开展的介入治疗,其中,介入疗法的使用逐渐改变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脑血管疾病的治愈效果[2]。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脑血管自身的限制性易导致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因此了解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十分重要。本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共收治86例脑血管狭窄行介入治疗患者,其中男46例,女40例;≥60岁患者61例,<60岁患者25例。根据出现的术后情况采取对应的护理。具体如下。
1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
1。1脑出血脑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介入治疗过程中,置入支架部位的血管。患者的自身体质都能引发脑出血,老年患者及体质虚弱者术后血管破裂可导致脑出血的发生,部分高度狭窄的血管在手术后无法适应正常的血液灌注,原因可能与脑血管高度狭窄置入后高灌注有关[3]。
1。2过度灌注综合征表现为头痛。头胀。恶心。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出现同侧颅内出血。经介入术后的脑血管得不到正常血流灌注量而不能代谢,超出重度狭窄血管恢复初期所能承受的最大阈值。
1。3皮下血肿介入治疗的患者年龄较大。血管的弹性和恢复能力均较差,术后护士操作不熟练可导致压迫的部位错误。压迫时间不合适,患者早期活动。药物的选择也可能影响到血肿的生成。
1。4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在于脑血管腔的狭窄以及出现血液涡流时涡流加速,在手术过程中工具使用可导致血管痉挛的发生,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5脑梗死脑梗死为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由动脉斑块的崩解脱落或球囊扩张阻断血流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4]。
1。6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手术过程中需要麻醉可导致周身血流速减慢,肌内麻痹失去收缩功能,若手术时间过久可加重血栓发生的几率。术后卧床下肢肌肉得不到正常运动,血液滞缓。高凝也是发生的原因。
1。7造影剂过敏造影剂过敏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严重症状,过敏发生时会出现血压迅速下降,皮肤黏膜迅速出现症状,之后可出现意识障碍。
2护理对策
2。1脑出血针对脑出血的处理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以及与患者间的沟通,药物控制脑水肿,出血后及时使用止血药物。手术后给予患者安静的环境,告知不可用力排便。打喷嚏等。
2。2过度灌注综合征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的关键。动态监测血压变化使血压控制在适当范围,记录术后2d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积极配合抢救,做好脑血肿穿刺抽吸术的准备。
2。3皮下血肿术后拔管时应采用指压止血后,双层绷带用力加压包扎,再用盐袋或沙袋压迫止血。及时观察沙袋是否在位,注意局部血栓形成,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12~24h,穿刺侧肢体应完全制动,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对于局部血肿及瘀血者,切忌按压。揉搓血肿,避免大面积血肿出现,可采用理疗和湿热敷法。
2。4脑血管痉挛严密观察神经症状变化,注意与介入前神经功能比较,避免脑缺氧时间过长,发生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5]。遵照医嘱给予平滑肌舒张药物,改善血管收缩情况,或静脉泵入抗痉挛药物,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2。5脑梗死术后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语言。运动等神经功能情况,常规使用抗凝药物,防止脑梗死发生。在使用抗凝药物的同时,监测出凝血时间,观察有无出血发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6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定时监测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注意局部皮肤温度。颜色按时给予翻身并抬高患肢,可穿阶梯压差性弹力袜或使用间歇性腿部充气压迫法。适量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2。7造影剂过敏术前须仔细询问过敏史。行过敏试验以免发生造影剂过敏。抢救时及时停止造影剂,并备好升压药及各类糖皮质激素进行抢救。
脑血管介入治疗创伤小。不扰乱周围脑组织结构。更安全,更容易为患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接受。但由于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避免所有的并发症发生。因此要求神经内科护士对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要有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或减轻并发症的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
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對策【1613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0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