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2130字】

时间:2023-05-25 22:15来源:毕业论文
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2130字】

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


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00例,按1:1比例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除常规护理外,术前。术中。术后均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论文网担心术中疼痛。手术不成功。住院费用的例数分别为30例。20例。13例,对照组对应为45例。31例。22例,研究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其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别为(7。98±2。76)分。(8。93±2。7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53±5。76)分。(17。60±7。84)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为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值得进一步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5(a)-0166-02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简称DSA)是一项有创检查项目,虽然创伤小,但多数患者治疗前后会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研究指出[1],在治疗期间为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手术依从性。为研究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该研究于2012年8月―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取得了较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全脑血管造影患者100例,分成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5~76岁不等,平均(61。2±2。1)岁,23例椎基底动脉狭窄,1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7例颈内动脉狭窄。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6~77岁不等,平均(61。5±2。2)岁,22例椎基底动脉狭窄,11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7例颈内动脉狭窄。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讲解手术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术前给予血常规。尿常规等辅助检查,禁食禁饮,术中常规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常规术后宣教,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1。2。2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手术护理:①术前心理干预: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DSA的适应症。发病机制。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后预后情况,教会患者腹式呼吸,让其自我放松,给予失眠患者轻音乐治疗,平静情绪,促进睡眠,列举成功病例,让曾经做过手术的患者与其沟通,消除心理顾虑;②术中心理干预: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基础之上与患者简短交流,告知其如何配合,若患者紧张过度,以讲故事或放音乐的形式分散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③术后心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了解其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感受,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宗教信仰。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心理状态采用合适的护理语言),了解并消除其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提高手术效果[2-3]。

1。3疗效评定

与患者充分交流,了解并统计其心理问题,借助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得分越低提示心理状态越佳。

1。4统计方法

采用应用统计软件SPSS11。0(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选择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以[n(百分号)]表达。

2结果

2。1两组心理问题统计

两组患者主要存在担心术中疼痛。担心手术不成功。担心住院费用3种心理问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心理问题情况比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DSA已经成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4],但DSA手术会为患者带来生理刺激及心理刺激,术前及术后的恐惧。紧张。抑郁。焦虑情绪会引起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影响预后及疾病转归。

研究患者心理活动规律。心理特点,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应用综合性心理干预,可获得最佳的诊疗效果,有学者[5]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在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为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一般护理,为54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全程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为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王姝[6]的研究结果显示,在DSA手术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16百分号,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抑郁。焦虑发生率为48。0百分号,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DSA5。882,P<0。05),再次表明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该研究进一步研究了为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除常规护理外,术前。术中。术后均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担心术中疼痛。手术不成功。住院费用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分别为(7。98±2。76)分。(8。93±2。76)分,与相关研究结果近似[7],提示心理护理在DSA手术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预见性的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排除心理障碍,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及信心,获得较好的医疗效益及社会效益。

脑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面对突然的病变往往存在焦虑。恐慌情绪[8-9]。在病变性质。范围。部位不明确时,更是存在焦虑情绪,患者的负面情绪会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进而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临床表现为心率。血压先升高后下降,最终影响DSA的顺利程度及手术成功率[10]。护士利用心理学理论及技能开展护理活动,可消除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将负性情绪转化为正性心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患者舒适感,为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值得进一步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

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2130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116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