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具体操作阶段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初中课堂中的整体运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操作阶段:课前导入、学生预习——peiyang探究、展示成果——教师归纳、观点生成——学生反思、践行要求
1、课前导入、学生预习
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图片、音频、小视屏等多种方式方法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对新知识进行预习了解,并带着思考和问题,进入课堂。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导入环节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课堂预习有助于养成自学习惯,形成自学能力。
2、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在课堂前或课堂中布置一定的任务,要做到:1、任务要明确,要结合学情,保证每个学生都了解这一任务;2、任务分工要细,教师可协助或监督学生安排小组任务;3、时间要充裕。
在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掌握学习内容打好基础。但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要对小组的合作形式、方法、内容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生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和体现自己的视角和独到创新的思考,倡导有个性、有文采、有感染力的语言,鼓励学生即兴阐述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小组成果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成果展示及时点评、及时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共同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班级形成探讨、争辩氛围,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3、教师归纳、观点生成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达成知识目标,形成科学认识。教师通过精讲解疑释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对学生合作探究获得的观点的总结归纳,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认识,补充学生回答内容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及知识体系,大大提升了学生已有知识。
4、学生反思、践行要求
践行要求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环节。课后反思和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学生课堂获取知识量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及时设计好适量、灵活,体现教学重难点的练习题,让学生可以在课后做题巩固;课上教师再讲解关键点、重难点。学生才能温故知新,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练习、有效点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解析释疑、突破难点,提升现有学习知识水平,也会下一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特点的适切性
教育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中体现出来: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而,教材设计更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践行和思考,在这一理念下的中学思品学科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课程情境化。思品课堂通过情境导入展开教学,一并呈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中笔者以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来导入,借此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从而为本课教学制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3):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8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