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数据传送的过程中,核心部分就是基于单片机的红外信号发射与接收器,利用红外载波信号,实现数据传送。红外遥控信号的代码均采用二进制码,编码调制由专用芯片完成。编码的方法有多种,不同芯片的编码方法和代码长度有所不同。利用这些代码信号去调制固定频率的载波信号,再利用此载波信号去控制红外(波长约为950nm)信号的发送(例如,代码信号为低电平时,发送经调制的红外信号,代码信号为高电平时,则不发送红外信号)。这样,这些代码就可以通过红外光被传送出去。经远处的红外接收头接收、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电平的代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译码并执行,从而控制指定对象。
自从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红外辐射至今已经两个多世界,自此红外线和红外元件慢慢发展起来,知道1940年左右才出现真正的红外线技术。21世纪以来红外技术应用于红外探测、红外成像以及红外无线传输等方面,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众多硬件和软件平台的支持下,红外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由于其广泛使用性,一直在不断的发展。
2007年9月,日本岩手县立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红外线瞬时通信系统”,传输速度为16Mbps,最大传输距离20米,带有相关功能的MP3播放器也开发完成。红外线可以进行点对点的无线数据传输,传输距离一般最多1~2米。很多数码硬件如手机、笔记本、打印机、鼠标键盘均有应用。这个小组的带领者为中国学者蔡大维领导,与以往的红外线通信技术相比,研究小组通过简化通信协议等方式提高了实际传输速度,传送距离也大幅增加;该系统发送及接收模块成本约2美元,尺寸2mm×10mm,数据传输时仅需较少功率即可完成,因此耗电小。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计划在未来可以实现1Gps的速率来传送电影数据,这个技术的发展,使得无线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节省了成本。目前,新型的8-14m长波红外无线激光通信技术表现出极大优势,国外对此研究已经持续多年,关键器件技术发展迅速,各研究机构正将其结构化、系统化。
我国的外红技术的研究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展起来,首先研究的是波段为1-3m的硫化铅红外探测仪。改革开放后,红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中期研制出红外热像仪,为我国红外技术的更新换代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可以满足军用需求,在民用领域内红外无线遥感等技术也逐渐发展成熟。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在部分长波红外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但是对8-14m长波红外无线激光通信技术研究极少。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本课题的任务是研究、设计基于红外技术的近程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并重点考虑将其应用于用户热量表数据的自动抄表。
主要研究内容:
(1)红外传输电路的方案设计
红外无线传输系统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在本课题中,系统需满足住宅区的热量表抄表的应用需求,因此设计的红外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要能够双向传输数据,功耗要极低,数据传输要准确可靠,而数据传输速率则要求不高。由于热量表与抄表系统在能源供应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需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红外传输电路。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2)系统数据通信协议研究与设计
系统传输数据的协议有很多,例如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但在本课题中,由于热量表能源供应的限制,其红外传输信号很微弱。为了保证数据传输正确、可靠,需要对数据通信协议进行研究,设计能满足需要的、新的通信协议。 MSP430红外技术的无线数据读取与传输系统设计(3):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7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