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原则除上述的要求外,还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何以园林绿化建设配合,增加经济效益,也进行相应的考虑。
2.1.3、在“适用”、“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要求所设计的园林具有悦目动人的形象,满足群众对美的爱好。
美学对人类审美发展的研究提出了这样的理论:人类与自然界建立了从功利的关系到审美的关系.功利主要是对广大人群和社会有益的功利,属于有利的就会引起人们的好感和赞美,例如肥沃田园的丰收景象。早期,这样产生的美感和功利是直接有关的,以后进而能够欣赏和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美,例如自然界的奇峰,广场中心的雕像,从而形成爱美的要求,乃至创造美好事物的愿望。欣赏野外的青山绿水,园林中花草树木的美,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洋溢着美的境地中得到更好的休息娱乐,生活的趣得以提高,情操得到陶冶,有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这样看来,美对人们的生活不仅不是可有可无,而且是精神生活上不能欠缺的营养。所以人们不但需要安全健康方便的环境,也同样需要美的环境.在物质要求基本满足以后,精神要求就显得突出。
现代化建设表现为文化、科技的大进步,社会成员的智力和精神修养水平普遍提高,审美力的提高对美观将有更高的要求:要求规划设计整体的和谐,来自于风格的统一,布局完整,主题的彰显,总体而言,即是感人的精神陶冶氛围,是继时间、空间外在人的思文、审美、心灵体验中的一种特殊的深度挖掘。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单纯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园林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园林的艺术水准,失去吸引力,不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是全面考虑到“适用”问题或“经济”问题,就可能产生某种偏差或缺乏经济基础而导致设计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园林设计工作必须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美观必须与适用经济协调起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作品。
3.1.4、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即“生态设计”。
① 以人为本、体现博爱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发生变化,城市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
② 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房屋建造,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文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南通滨海园区南部新城滨湖公园总体设计(4):http://www.youerw.com/gongcheng/lunwen_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