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的特征是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以及组织性。奉献、友爱、进步、互助是志愿服务的精神,志愿服务的宗旨是“互相帮助、助人自助”。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既能使自己的志愿意识得到加强,也使自己的服务能力得以提高,从而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贡献了个人力量。志愿服务工作是当前社会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重要补充,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有力抓手。
1。3 志愿服务体系
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一定领域内或同类的事物根据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谭建光教授在《志愿中国——亲历与思考》一书中提到:“体系化就是建立政统筹、社团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志愿服务格局。志愿服务体系建立的关键是形成多元有序的社会支持。[3]”他在《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要素分析》中指出“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志愿精神、志愿人员、志愿行为、志愿组织、志愿资源等是中国社会志愿体系建设的重要要素。[4]”
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由志愿人员、志愿行为、志愿精神、志愿组织、志愿资源等因素构成,志愿服务体系需要社会支持、精神文化、组织机制、行为规范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一个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需要从优化志愿管理、建设志愿文化、统筹志愿组织、整合志愿资源和提升志愿行为等来着手。
1。4 志愿者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
1。4。1 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经济是目前最具效率的,也可能是最能够实现机会均等的经济体制。与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社会相比,市场经济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市场本身具有局限性,所以市场失灵仍然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问题。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即市场经济运行中客观存在的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由于市场有自身的局限性,因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会自发地产生一些消极的、破坏性的作用,比如外部效应、自然垄断、收入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宏观经济不稳定等,这些消极作用无法由市场自身加以解决,这为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理由,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1。4。2 政府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调控进行修正,但是由于政府的组织结构不利于信息的传导、政府的“超然”地位,使其丧失了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以及政府的行政属性,政府的干预同样也会出现失灵问题。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又称政府失败或政府缺陷,是政府在克服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干预手段的局限性。
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满足,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预算上出现偏差,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有效”。政府失灵的表现为:政府机构低效率、公共政策失效、政府的内部性、寻租、职能定位不当等。
查尔斯·沃尔夫认为“不是纯粹在市场与政府之间的选择,而是经常在两者的不同结合间的选择,以及资源配置的各种方式的不同程度上选择。[5]”
1。4。3 第三部门理论文献综述
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提供公益”的NGO或NPO,又称为“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独立于政府公共部门和市场经济部门之外,是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和自治性的合法组织。 志愿服务体系建构中三位一体的推动力研究(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0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