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国有企业员工归属感与企业文化相关性的实证研究(2)

时间:2023-02-01 21:08来源:毕业论文
拥有归属感的员工通常会将企业看做一个大家庭,树立主人翁精神,每位成员开始拥有共同的组织目标。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归属感具有十分关键


拥有归属感的员工通常会将企业看做一个大家庭,树立主人翁精神,每位成员开始拥有共同的组织目标。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归属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它能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同时实现企业组织目标及利润的最大化同样也需要全体员工具有良好的归属感。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和谐稳定。 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在对企业发展和员工归属感的长期研究过程中发现,员工归属感的增强对于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产生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员工归属感又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
   本文目的是为了了解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及员工归属感现状,进一步了解两者关系,探求在国有企业建设中,如何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使其对员工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员工归属感的提升,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融合,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并通过研究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改进措施。
1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的厘定
1。1 国有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在大多数国家中,由政府(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参与控制,国有资产投资或持股超过50%的企业即为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是单纯的国有资产投资的企业,其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1]。包括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投资参与的企业,但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由于大多数国有企业掌握国家发展的命脉,例如水、电、通讯、煤炭、石油、军工等,占据了国家大量关键资源,因此,政府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把控,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对于国有企业发展方向及发展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论文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国有企业仍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对象,不仅税收的大部分都投入国有企业中,而且各种人力、物力、政策红利也向国有企业倾斜,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有企业数量和质量都在这段时间得到显著提升。有的国有企业还是由原来的政府部门转变而来,如原来的邮电部,后来改为电信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又改组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国有企业,这是典型的政府部门分解转变成多个国有企业的例子。
   作为一种企业形式,国有企业既有营利法人的特点,又有公益法人的特点。营利性是指国有企业仍然把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作为主要目标。公益性体现为其设立通常具有一定的行政性,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对经济的有效把控。
1。2 员工归属感的相关理论及研究
   1。2。1 员工归属感的含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1943年“ 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了“归属”一词,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包括生理需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这五大需求,其中“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中等层次的需要,在需求层次理论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归属和爱的需要既是对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发展,也是实现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只有满足了归属和爱的需求,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2]。
  一个人对其所从事工作的投入程度和认可程度即是“归属感”,这是由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心理学家在二十世纪末首先提出[3]。归属感的强弱会极大地影响员工对于工作的态度,一个高归属感的员工会对工作保持极大的热忱,在工作时高度投入、主动性强、工作效率高,并且能够主动地适应企业的发展。 国有企业员工归属感与企业文化相关性的实证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3193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