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地方政府是如何回应民意的南京市政务微博为例(3)

时间:2023-02-22 22:26来源:毕业论文
从公众角度来看,由于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于政务信息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其希望政府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同时保持政

从公众角度来看,由于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于政务信息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其希望政府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同时保持政务信息的透明度,而互联网确是为民主监督提供了公开的渠道。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1。1  政务微博的概念

1。2。1。2  政务微博的概况

1。2。1。3  政务微博的特点

1。2。1。4  政府回应的概念

1。2。1。5 我国政府回应性的表现

1。2。2 国外关于政务微傅对政府回应民意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问政成为新兴的民主参政议政形式。伴随着移动端上网普及率上升,以微博为载体的SNS社交网络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问政从论坛向微博覆盖,政务微博蓬勃发展。本论文首先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概述国内外的自媒体在政务上的应用与发展,在明确政务微博回应机制的概念后,结合责任型政府、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数字时代的治理理论,基于南京市政务微博——“南京发布”,来展现其在地方政府民意回应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在详细阐述现实的基础上,分析政务微博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一角色可能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供相关对策。

本论文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结合文献研究、个案分析等方法,陈述事实,提出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关于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研究的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了解掌握中外关于地方政府利用政务微博回应民意的研究概况,从而对研究现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第二,案例分析法。通过整理收集“@南京发布”的相关数据,并从中抽取几个微博案例,对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理论分析法。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对地方政府利用政务微博创新民意回应机制进行理论探讨,总结应对新兴技术发展的理论渊源和趋势。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本文利用近期的热点话题,将互联网与政府治理结合起来,在“互联网+政府”新模式的基础上,以政务微博为切入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需要进行一定的实证调查研究,根据相关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本文的完成可能对南京市的政务微博建设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启示。

但由于时间和自身知识范围的限制,本论文带有片面性,与相关的学术论文相比,也显得肤浅表面,并不能较为具体准确的概括“政务微博”对民意回应机制的影响及发展情况。并且,在撰写过程中,本身作为互联网中的一员,全文表述尤其在案例分析部分不免带有主观性,并不能保证绝对客观。

2  理论基础

2.1  政务微博回应的概念界定

2。1。1  回应和政府回应的内涵

回应,即回答,响应。政府回应即政府给予的回复和响应。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公众对政府权威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就是在政府不断回应公众,满足公众提出的诉求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政府回应最初起源于西方,亚里士多德强调并坚信“法治优于一人之治”,提出“法律是众人之治”,从而肯定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可以说是最早体现了政府回应理论。之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奥斯特罗姆的民主行政理论、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等都多多少少包含了政府回应的内涵。文献综述 地方政府是如何回应民意的南京市政务微博为例(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11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