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旅游行业的发展路径也面临着转型。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中,若要旅游行业顺应时代变革,融入“互联网+”的新时代,那就免不了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使之能够和旅游文化景区的建设得到有机结合。乌镇作为连续三届的互联网大会举办地,在两次会议举办时期声名大噪,步入了国际的视野,承包了众多报纸的头版头条,现已成为互联网大会的永久性会址。一个枕水而眠的千年古镇,无疑借了互联网峰会的东风,成功地搭上了新时代的顺风车。很多人不禁会感到疑惑,在1992年才修建通往外界第一座大桥的乌镇凭什么一跃成为今天的国际“网红”?一个以旅游业兴起的古老水乡小镇在植入“互联网芯片”的今天又会有怎样的改变?古镇旅游在与“互联网+”理念发生碰撞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新的时代使命下,古镇旅游该何去何从?
(三)科技与小清新的契合
乌镇在中国被称为“最后的枕水人家”。历经岁月的洗礼乌镇从一座千年古镇走向旅游名镇,而今纵身一跃成为了智慧模范城镇,完成了三次自我突破与跨越。农耕时代的乌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典型代表。1300多年前,隋唐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通航之后,乌镇凭借卓越的区位优势以及地理条件优势成为了杭嘉湖平原重要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和贸易重镇,留下以水为脉的城镇建设传统和底蕴深厚的千年文化根基。旅游时代的乌镇是兼顾保护与发展的文旅小镇之楷模。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镇东栅和西栅保护与开发工程陆续实施,乌镇通过一条保护与发展兼顾、旅游与文化兼容的成功开发思路,慢慢吸引了众多古镇旅游爱好者,成为了江浙一带著名的旅游名镇,顺利升级成为旅游乌镇。互联网+时代的乌镇是一个世界文明和中华文化融合的智慧型创新城镇的模范。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为其提供了有利契机,使乌镇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荣耀,同时集聚了全世界的目光。依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窗口,乌镇成功站在互联网时代思想和科技变革的最前沿,抒写建设全球智慧名镇的新篇章。过去只要说起乌镇,随之出现在脑海里的便是古朴的水乡、宽厚的黑瓦、精美的窗棂、狭长的青石板路、交错的水巷,还有那些窄窄尖尖的乌篷船,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黄磊的“似水年华”酒吧,越来越多的人听说过刘若英的代言词“来过,便不曾离开”,还有不少游客在乌镇戏剧节上观看了《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与乌镇相关的故事都为她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小清新”文艺粉。但是来自都市的文艺男女在乌镇享受久了远离喧嚣的文艺时光后,就会开始怀念便利的都市生活。因此在新阶段的发展中,乌镇的旅游建设既要保证游客“不出戏”,又不能让他们因为感到不便而后悔将自身置于“穷乡僻壤”。值此关键时期,乌镇已然跻身“互联网+”的潮流列车,所以如何经过实践使乌镇的“小清新”与“互联网+”的科学技术相契合成为亟待思考的首要问题。传统小清新与现代科技会撞出怎样的火花,其背后蕴含的是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内涵。文献综述
二、互联网+背景下古镇旅游发展产生的新需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古镇旅游的发展应该呈现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互联网+”的渗透趋势,古镇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应时而生,信息化、智能化成为了景区新需求。旅游景区的信息化建设指的是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网络信息技术在旅游文化景区建设中得以应用,将各方面的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实现现代化的旅游发展目标。换句话说,也就是推动古镇实现智慧转型,开创“智慧旅游”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古镇旅游发展策略分析乌镇为例(3):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6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