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黑龙江省居民潜茬國内旅游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3374字】

时间:2023-06-12 21:15来源:毕业论文
黑龙江省居民潜茬國内旅游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3374字】

黑龙江省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

旅游客源市场作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业发展的竞争焦点,也受到许


黑龙江省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

旅游客源市场作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业发展的竞争焦点,也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对旅游客源市场研究不仅是旅游开发规划和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基础,而且也是发展旅游产业,提升整体旅游竞争力的必要性工作。

有学者对论文网潜在出游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一般认为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出游能力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闲暇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居民出游力的高低。受教育程度越大,对旅游需求也越大。家庭结构越简单,出游力也越强。农业人口越少,出游能力也越强。此外,还有职业。年龄等对出游力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国内基本实行统一的工作休息制度,因此闲暇时间的差异不大,所以,在考虑出游力的地区差异时该因素几乎可忽略不计。这样造成出游力地区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地区经济水平。文化水平。家庭结构等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品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传输。电子银行支付等新因子也有着很高的响应程度。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有关指标获得的可能性,本论文在传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考虑增加了一些新的影响变量,认为对黑龙江省客源市场具有主要影响的要素包括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结构状况。受教育程度状况及信息通讯水平状况等四大类,并选取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业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密度。户均人口。人口文盲率。初等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中等文化程度人口比重。高等文化程度人口比重。铁路通达性指标。移动电话数和互联网用户数18个指标进行分析。

一。主因子分析

本文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并对各个指标作了一定的处理,对于有负相影响的农村人口百分比和户均人口数。人口文盲率三个指标,用它的倒数来表示进行计算。本文用因子分析中方差最大旋转法“,从变量相关矩阵中提取因子(缺失值用均值代替),使每个因子集中关系最密切的变量,变量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由此明显分群。经过方差最大旋转以后的各个因子所对应的负荷量向0和1两极分化,比初始因子更加容易解释变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18个变量方差信息集中在5个因子中(以特征值大于1为界),它们共解释了90。268百分号的变量总方差。也就是说,用5个因子可以综合代表了原来的18个变量。而且,因为因子相互没有任何关系,各自独立地对居民的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产生影响。影响的大小和方向由各变量在因子中的负荷值及符号决定。

第一个因子特征值为7。542,解释总方差贡献达41。899百分号。将因子负荷大于0。7的变量归入此因子,则此因子包含了2个与之呈正相关的变量,分别为高等文化水平人口百分比。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说明在城市中高等文化水平人口比重越大,居民国内旅游出游力越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越大,居民国内旅游出游力越强。

第二个因子特征值为3。924,解释总方差贡献达21。797百分号。将因子负荷大于0。7的变量归入此因子,则该因子包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四个变量。将此因子命名为生活水平因子,反映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越强。

第三个因子特征值为1。924,解释总方差贡献达10。688百分号。将因子负荷大于0。7的变量归入此因子,则该因子包含互联网用户数。移动电话户数两个变量,此因子可认为是通讯水平因子。说明城市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居民国内旅游出游力越强。

第四个因子特征值为1。667,解释总方差贡献达9。259百分号。将因子负荷大于0。7的变量归入此因子,则该因子包含非农人口百分比和户均人口数两个变量。将此因子概括为人口结构因子,说明非农人口比重越大,居民国内旅游出游力越强;家庭人口数越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力越强。

第五个因子特征值为1。192,解释总方差贡献达6。625百分号。将因子负荷大于0。7的变量归入此因子,则该因子只包含铁路通达性一个变量。说明了交通便利程度对居民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影响,交通便利程度越高,居民国内旅游出游力越强。

将因子矩阵与标准化的数据矩阵(标准化后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1)相乘,计算因子在各个城市中的得分,并将各城市得分进行排序(见表2)。其中,哈尔滨市。大庆市。鹤岗市的综合得分均大于0,表明这三个城市的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水平在黑龙江省相对较高;齐齐哈尔市。鸡西市。牡丹江市。黑河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佳木斯市。伊春市。绥化市的综合得分均小于0,表明这九个城市的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水平在黑龙江省相对较低。在得分大于0的各市中,大庆市的综合得分最高,是鹤岗市的近20倍,在得分小于0的各市中,齐齐哈尔市的综合得分最高,是绥化市的7倍,说明黑龙江省12个省辖市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地区差异显著。

二。聚类分析

根据影响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因子总得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黑龙江省12个省辖市的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黑龙江省12个省辖市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地区差异情况:黑龙江省12个省辖市可分为四类。一类城市,哈尔滨市。大庆市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强;二类城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鹤岗市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较强;三类城市,双鸭山市。伊春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黑河市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较弱;四类城市,绥化市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弱。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及解释可以得出结论,黑龙江省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地区差异显著。在主要影响因子中,除生活水平。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交通便利性等传统因素的影响较强外,第三产业发展及信息通信发展水平也对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居民出游潜力越大;信息通信发展水平越高,居民出游潜力越大。

三。各类地区出游力提升策略

出游力强的地区,包括哈尔滨和大庆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是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两城市具有综合实力强,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共同特征。并且两市分别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因而在全省12省辖市中表现较为突出。对于出游力强的城市,应适度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制定有利于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且进一步规范旅游企业行为,建立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完善旅游企业产品质量,保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旅游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加大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投入,加强现有产品的宣传力度。营销力度,扩大旅游产品市场开拓,将其具备的居民潜在出游力充分挖掘,使其能够实现为购买行为,变潜在力为现实力。

出游力较强的齐齐哈尔市。鹤岗市。鸡西市属于居民国内旅游出游潜力较强的二类城市。应充分重视自身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能够切实有效刺激发展的相关策略。齐齐哈尔应充分利用好农业大市的优势,绿色食品基地的强项,开展绿色食品深加工,将农村的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通过第一产业农业方面的振兴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而且可以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时,加大重型工业制造企业的技术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巩固市场优势地位,以重工业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作为矿业城市的鹤岗和鸡西应重视产业转型,延伸产业链。这三座城市还应加大在教育上的投入力度,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应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完善的服务业体系,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针对这类城市,旅游企业应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以短途旅游为主,如市郊游。省内游等价格较低的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逐步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刺激居民的旅游需求。

出游力较弱的双鸭山市。伊春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和黑河市六个城市以及出游力弱的绥化市,各方面相对都比较落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居民人均收入不高,可自由支配收入少,这是这些城市居民出游力弱的根本原因。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户均人口数偏高家庭负担较重,是这类城市居民出游力弱的直接原因。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消费观念落后是造成这些城市居民出游力弱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两类城市,提高其居民国内旅游出游力的根本途径是解决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这一根本原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在经济建设基础之上注意其他各方面的配套发展,才能有效的提高这两类城市居民的出游潜力。

黑龙江省居民潜在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

黑龙江省居民潜茬國内旅游出游力的地区差异分析【337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763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